徐达,字天德。濠州钟离县(今安-徽-省-凤-阳-县东北)人。
徐达出身农家,为淮西二十四将之一,在鄱-阳-湖-之-战中大败陈友谅。
次年,被任命为左相国,后麾师攻取淮东,并于两年后攻克平江,灭张士诚。
旋即出任征虏大将军,与副将常遇春一同挥师北伐。
在朱元璋称帝之时攻入大都,推翻元朝的统治。
此后连年出兵,打击元廷残余势力,收取山-西、甘-陕,大破扩廓帖木儿(王保保)等,唯有岭北之战因孤军深入致败。
洪武六年后长期留守北平,训练士卒,推行屯田,修浚城防,巩固边防。
累官至太傅、中书右丞相、参军国事兼太子少傅,封魏国公。
洪武十八年,徐达在南京病逝,享年五十四岁。
朱元璋追封其为中山王,赐谥号“武宁”,赐葬钟山之阴;又为他御制神道碑文,允许其肖像功臣庙[80]、配享太庙。
徐达为人谨慎,善于治军,身经百战,戎马一生,为明朝的建立与巩固立下不朽的功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