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场,七镜,八次」
「a!」
随着场记打板之后,只见镜头前红衣似血的刘师师,眼神终于变得和先前不一样起来。
虽然嘴角含笑,但眼神却透着一丝绝望、恐惧之意。….
看着身前的高飞,只见刘师师脸颊带泪的缓缓道:
「我知道,你对我很好,比任何人都对我好。」
说到这里,却见刘师师忽然痛苦得轻轻摇了摇头。
似乎觉得自己心里有这种想法十分不应该,是错误的。
于是随即她便眼神纠结的直视着高飞的双目,嘴唇微颤的泣声道:
「可是我忘不了,你的脸那么清楚……周家被抄的那天,我看见了你……我看见了你亲手抓了我爹……我都不知道我该感激你,还是恨你!」
短短的一段话好似已经耗费了刘师师的浑身力气。
于是,最后。
只见她一脸生无可恋望着高飞,眼神漠然的轻声道:
「现在,你还要带我走么……沉大人!
!」
见此情形,站在他对面的高飞顿时不由得在心中暗暗喝彩。
虽然在这场戏中他就是一个工具人,但也正是如此,他才才能最直观的感受到刘师师情绪上的变化。
可以说刚刚这段独角戏,算是刘师师进组以来,最优秀的一场表演了。
随后果不其然,监视器后面的乌耳善终于满意的点点头。
于是当听见
乌耳善终于开口喊「过」的时候,高飞身前的刘师师终于忍不住松了一口气。
看着手脚有些发软的她,高飞顿时失笑的摇了摇头,不过也没有再嘲讽她什么。
因为人在情绪太过况之下,手脚有时候确实会发软,甚至是微微颤抖,这都是难免的。
于是高飞只好先扶着她到一边休息,和乌耳善打了声招呼之后,转而继续后面的拍摄。
……
话说聂元饰演的厂公可以说是最爷们的一个太监了。
故此在拍摄这段戏之前,高飞和乌耳善以及董苇三人还曾经产生过分歧。
因为他们觉得这个白马银枪的太监赵靖忠,看起来实在不像个东厂厂公,倒是有些常山赵子龙的意思。
只是对于他们的看法高飞却无法苟同。
不说别的,他就认识一个人高马大,行事豪迈,甚至还长得一脸钢刷般短胡的大太监。
【目前用下来,听书声音最全最好用的,集成4大语音合成引擎,超100种音色,更是支持离线朗读的
依旧排不到太前面。
因为他一上战场就容易血气上涌,不顾死活,所以窦太监充其量也就是个将才。
真正能称得上帅才的,还要属秦翰。
别看大宋宦官参战的不少,但是像秦翰这样有勇有谋,四十九次受伤,屡立大功,而且不居功,不揽权,不谋私利的,却实不多见。
只能说这位最可惜的就是当了太监。
因为后来的一次次事实证明,秦翰属于那种天才型的军事人才,尤其是和真宗朝那些个弱鸡将领比起来,他绝对算得上是名将了。
毕竟他和喜欢欺负边境弱鸡的窦神宝不同,秦大爷一辈子几乎都在和契丹人死磕。
早年在太宗、真宗时期就屡次参加与契丹的战斗
后来更是担任了镇、定、高阳关三路兵马都监,长达七八年之久。
在此期间和辽国你来我往,打得不亦乐乎。
大概的战绩也就是歼灭契丹两万人,俘虏铁林大将等十五人!
只是可惜太宗北伐失败之后,国内精锐丧失大半,不敢再对契丹人太过强硬,故此不得不将秦翰调离宋辽前线。….
这也是为什么后来秦翰因为多年战场暗伤、暴病猝死之后,朝廷会一再追赠其为贝州观察使、彰***节度使的原因。
然而最令时人佩服的是,秦翰征战一生,并且屡次受命督建各类大型工程,可是当他离世之后,却因为秦翰的乐善好施导致家无余财,只能简办丧事。
此事令不少人闻之都佩服之至,可以说和秦太监相比,那两位抢着娶富婆寡妇的宰相,简直是圣贤书白读了。
当然,凡事也不能太较真。
因为真要和秦太监相比,那么大宋朝的一大批文臣武将,估计都算是废物了。
在秦翰之后,他的太监后辈们也没有丢前辈的脸。
比如身为剑南、两川招安使的王继恩王太监,便在川蜀爆发了王小波、李顺起义之后,奉命率军分两路入川。
最后攻陷成都,俘虏李顺、成功平叛。
而且大宋朝的太监不光是武德充沛,甚至连内政治理之事都十分精通。
比如仁宗朝的小黄门太监李宪,从军之后除了收复河州、击降吐蕃首领瞎木征,攻克兰州之外,还曾经奉命经营西北。
最奇葩的是他最擅长的不是打仗,而是理财。
在奉命经营西北兼管财政的期间,他足足为朝廷节省冗费将近六成的军费。
单此一项功绩,可以说就已经超过了半数的文官财相了。
所以在大宋朝当太监是真的辛苦。
不仅要会打仗,还要会理财,甚至有的还要擅长屯田,有的擅长修河堤,有的擅长修筑城池,真是忙得连宫斗的时间都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