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好莱坞发展出了一套完片担保的制度。
即,监督电影从拍摄到发行全过程,以保证电影能够按照规定时间和预算完成并发行的制度。
降低风险,这才是“完片保险”最根本的目的。
因此在好莱坞,提供完片担保的公司需承担三项责任:
一,是保证项目能被完成和递交发行,当影片超过预算时,需提供超支资金;
二,是如果电影项目的制片人中途无法或不愿继续项目,由完片担保方接手,便寻找合适导演完成拍摄;
三,是在最糟的情况下,当完片担保方决定放弃完成电影项目,其要向影片投资方赔偿已经投入的资金。
如果是经常拍戏的朋友看到这里想必会非常眼熟。,
因为在整个制作环节中,完片担保方实际上担任的是制片人角色。
而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其实好莱坞也是逼不得已。
别看国内某些影视行业的教授、砖家,动不动拿好莱坞的制片人中心制举例,但实际上这些人嚼得是别人早就不知加工过多少遍的剩饭了。
这些视米国为文明灯塔的学者恐怕不知道,在好莱坞,因为制片人往往与导演、主创人员是长期合作的关系。
所以久而久之,在管理过程中他们便常常会出于维护关系的考虑而未能严格按制度办事。
甚至发展到后来,不是导演自己担任制片人,就是妻子、死党、亦或是关系紧密的工作伙伴担任制片人。
如此一来,制片人中心制自然形同虚设了。
这便是为什么bā • jiǔ十年代之后,完片保险会越来越大行其道,甚至成为一部电影项目必不可少的环节的原因。
因为正是那个时代,摆脱资本控制的大导演和大明星才接连出现。
当然,对于某些导演来说是肯定不喜欢这种存在的。
毕竟完片担保方可没有维护关系方面的顾虑。
为了真正保证制片管理制度落到实处,将资金的流向清晰地呈现在投资方面前,使投资方能够放心地将资金交予制片方使用。
大部分随组的保险人员都会像一只猎狗一般,死死的盯住导演。
简单来说,就是在导演的身上加一道枷锁,省得他们太浪了!
所以别的不说,高飞相信江文和陈诗人估计是最讨厌完片担保的人。
不过令人无奈的是这个机制虽好,但高飞却一直没有合作方。
即便周易影视如今家大业大,但国内的保险公司因为风险过高始终不敢接。
最后高飞被逼无奈之下,只好找了安联集团。
话说安联集团其实是德国的一家保险公司。
虽然该公司今年才获批进入华夏,成为中国首家外资保险控股公司。
但实际上安联集团却是保险行业不折不扣的国际巨头。
别的不说,诞生于慕尼黑市的安联距今已有130年的悠久历史,是当之无愧的的欧洲最大的保险公司,也是全球最大的保险公司之一。
比如1906年的旧金山大地震、1912年的“泰坦尼克号”沉没事件,安联集团都是主承保人。
据说当初因为需要支付的泰但尼克保险金太多,足足有将近7000万德国马克,甚至有些超出了当时安联的支付能力。
于是当年的安联总裁在信誉违约和出售、抵押资产之间,选择了后者。
所以一般存货年代越久远的保险公司,对信誉就越发看重。
不过话又说回来,安联集团的运气也确实有单衰。
碰到“旧金山大地震”和“泰坦尼克号”这种小概率的事件就不说了,后来米国那场“911事件”,安联竟然也是赔付额最大的保险公司之一,累计净赔付达15亿欧元之多。
所以高飞这次和安联集团的合作,其实也是有点提心吊胆的。
毕竟这家公司的风水怎么看都有点吓人。
克自己就算了,把客户给克死就太不讲究了!
但是再担心,眼下高飞也只能用着。
别的不说,至少在完片担保这一块,安联集团确实经验丰富。
当然,在这个完片保险项目里高飞也动了点小心思。
那就是选择了易支付作为支付手段,以保证对资金流向的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