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书贴也不错啊。
欣赏片刻,终于看向内容。
林清和许白。
以名字作为小说标题,普通了一些,或许,稍后可以换个更文艺的。
不知不觉,很快就读了两三页。
方薇回过神,才感受到,这位作者行文间如水一般的流畅,简直和那些知名作家不相上下。
再继续读。
对于少年少女的相处,笔触灵动而细腻,一些段落,即使是阅读量足够多的方薇,也忍不住反复品味。
而且,还发现了问题。
情节勾勒中,少男少女之间,总体的感觉是温馨的,恣意的,张扬的。
然而,却又刻意添加着一些伤感。
为赋新词强说愁。
方薇觉得,这篇小说的立意,应该有描写青春期孤独与迷茫的意思,然而,其实不必。
不加入这些,只是少年少女的张扬青春,也足够啊。
这一点,方薇还发现了作者的聪明之处,没有确定两人的恋爱关系,一直都只是相对纯洁的男女朋友,这挺好。如果真写早恋,考虑当下的舆论环境,为了避免非议,《青旭》就不得不更加慎重。
回到剧情,方薇盘算,或许,可以把偶尔冒出的伤感支线删掉。
嗯。
这样工作量就有些大。
不过,方薇觉得,只是稿件上的漂亮字体,就足够她多花些心思。
这么斟酌着,终于还是读到了最后。
结局……
许白,竟然,不存在!
少女的幻想。
还能这样?
方薇都惊住了。
随即再回想,前篇的那些伏笔,少女的压抑,少女的孤独,少女的迷茫……瞬间都有了解释。
我真傻,真的。
明明那么多暗示,我怎么就没想到呢?
不过……
这么写,谁能想到啊?
过了好一会儿,方薇匆匆把稿子翻到第一页,再看小说的名字,《林清和许白》。
忽然又明白。
为何是‘林清’在前面。
虽然讲了太多年的男女平等,但,很多时候,男人的名字往往都排在女人前面。
这一次,‘林清’却在‘许白’前面。
为什么呢?
因为小说是以林清的视角展开的。
这是一点。
不过,这更可能也是一个伏笔。
因为许白只是林清的幻想,一个不存在的家伙,当然要排在女主角后面。
这一瞬间,方薇再想想自己最初想要给小说重起名字的念头,还有帮忙删改冗余支线的想法。
真是笑话啊。
这么完美的一篇文章,哪里需要自己修改?
画蛇添足!
这么又斟酌品味了一会儿,方薇忽然好奇,这篇文章,到底是谁写的?
不会是哪个大作家吧?
虽然知名作家往往不会这么直接投稿,但,谁说得准呢?
连忙找寻作者资料。
苏杭?
没听说过。
笔名:参商。
挺有意思。
嗯……什么意思?
反正,也没听说过。
地址。
唔……
河元市南站街道棉纺路107号。
这是哪个旮旯?
总之,确定了,显然不是什么知名作家。
方薇却还是忍不住幻想。
以作者文笔的老练程度,少说也是二三十岁的年龄,更接近三十岁,应该大学毕业,接受过高等教育,有着相当的阅读量,而且,这人又保持了相当年轻的心态,要不然,也不可能将少男少女的相处写得这么隽永缱绻。
另外。
方薇又想到一点。
这位作者,似乎是个男的,但,却很懂女人。
文中对林清的很多心态描写,实在是太到位,以至于,方薇偶尔都忍不住自我代入,少女时代,她也不缺许多类似的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