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家交趾王就是有个意图,只怕现在还在调集兵马粮草,还没来得及出兵呢。
你这就要直接把人家老巢给拿下?
这就相当于对面要推塔,自己这边压根就没想着防守一波,脑子里净想着拆水晶。
箫元常也是怔了怔,被皇帝的异想天开给吓着了:
“若是秋收之后,应该能勉强在供给岳少保手中大军之余,打一场防守战。”
防守战相较于进攻战,消耗的粮食较少,最利于民生。
毕竟就在家门口打,不用大老远运输粮食,路途上的损耗就小得多。
而且不用太过担心粮道被截,运粮的辅兵,也能少派些,也就又省了点粮出来。
进取不足,守住琼州与高州的康海郡,倒是能勉强应付一番。
等到海贸逐渐展开,再与世家大族借上一点,也能继续北伐收复失地。
陈伏甲见此,也出言请道:
“还请陛下派臣出使交趾,臣必然说服交趾王暂止兵戈,哪怕真有一战,也能推延到秋收之后。”
直接说服交趾王以礼来降,他没有十足的把握。
但如果是拖到秋收之后,他还是挺有信心的。
陈伏甲心里跃跃欲试,出使夷州没来得及呈口舌之利,就被打了一顿。
虽说最后拿下了夷州,可着实没发挥出自己的长处,让他有些不得意。
看看刚才虞让的表现,虽说结局惨了点,但之前傲然立于朝野,让朝中群臣黯淡无光,一言一行,所表现出的名士气度,名门气场,多带劲啊!
要不是皇帝先前俘虏了普六茹阿摩,今天虞让甚至能把群臣数落一番,让皇帝碰满一鼻子灰后,还能直着身子走出大殿!
大名士当如是也!
群臣见二人如此,也是纷纷上谏,各抒己见。
但大抵都在二人的谏言范围之内。
无非就是拖延时间,要战当然没问题,但是得等到秋收有了粮食之后,再打一场防守战。
唯有魏季舒的谏言,比较强硬一些。
“陛下可先派遣使节出使交趾国,假意与交趾王议和,加倍殷勤,广施恩义,甚至可以付出些代价,言及奉上岁币结两家之好。”
“朝中缺粮,但不缺金银,这岁币可给,也可不给。”
“待到交趾王放松警惕之后,以粮草告急为由,从高州康海郡撤走一部分士卒回琼州,再收缩防线。”
“而能在短时间出兵,且威胁到高州的,只有交趾和普六茹部,普六茹部那时多半已经因为普六茹阿摩,而陷入内乱之中。”
“普六茹部汗王在内忧外患之下,无暇顾及此事,且因此一场大败,忌惮其他七部,不会轻易出兵。”
“至于海上航路,东胡水师已然不成气候,我军水师”
魏季舒稍稍顿了顿,大汉水师怎么说,匪性十足,但总不能光明正大说出来吧?
“咳咳,水师不错,兼有甘将军之勇,足以阻拦敌军走海路攻伐。”
“如此一来,便只有交趾一军可用,能够从陆上兵发高州,威胁到我大汉。”
“即便交趾王不为所动,东胡大可汗在听说这个消息后,也必然会勒令交趾王出兵,全军开赴高州。”
“那时,我军可趁机走水路,乘船昼夜逆流西进,乘交趾王不备,袭取他的空虚所在,那么就可以夺得交趾南部,擒获交趾王。”
刘恪略微点了点头,这个羊鼻子虽然又菜又爱杠,但显然是因为道士出身,道德水平不高。
从这次献策,以及朝堂斗殴就能看出来。
魏季舒的想法倒也没错,两国邦交没有永远的盟友,只要把盟友吞并了,那就不算背盟。
而且也有一定可行性,依仗的就是琼州地利,虽然琼州无险可守,但太踏马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