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历史军事>都是抽象天命,你千古一帝> 第170章:猫屎很臭,刘恪盖饭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70章:猫屎很臭,刘恪盖饭(2 / 3)

后来宇文氏谋反,贾无忌见事不可为,便又借着机会,投靠了汉室。

从而打入了大汉内部。

说不定因为其在宇文氏谋反的过程中,替大汉平乱出了力,更是颇得皇帝信任。

而现在,贾无忌显然就是跳反了。

不少人都在叹服,东胡大可汗不愧是能将大汉,打的仅剩琼州一地的猛男。

竟然连这一步,都算计到了。

王昭在内的世家之人,也是因此,才确定了贾无忌的立场。

确定了那一支有甲胄在身的八千金吾卫,是己方力量,且有东胡人作为外应,他们才敢一同叛乱。

萧元常此时的心情,却是极为复杂。

酒爵中流出的酒水,已经完全打湿了他的鞋袜。

他的智略,比之贾无忌,差了许多。

但作为一个前史官,萧元常对史籍记载,如数家珍。

项羽当年灭秦之后的分封诸侯王,就有些这种意味。

将春秋战国的老贵族,赶到偏远地区。

再把一些核心土地,分给那些在反秦的过程中,冒出头的新贵。

又把高皇帝赶到了汉中。

然后通过激化各国新旧贵族的矛盾,等待各国内乱,然后出兵平乱。

从而实现,扶持傀儡和暗中兼并的目的。

这条计策,其实没有任何问题。

这也是基本是项羽当年,想要当皇帝的唯一办法。

事实也和项羽想的一样,比如诸侯王刚刚就藩,齐国就乱了。

可就在项羽马上出兵,准备维护正义的时候。

守着大门口的三个旧秦诸侯王,简直不堪一击。

高皇帝四月到了封地,五月就干碎了诸侯王,入了关中。

到了八月,更是直接拿下了以前秦国的全境。

所以都说高皇帝牛逼。

先是作为伐秦主力,和诸侯王一同把秦国推翻了。

统一天下前,又把其他旧贵族,老诸侯王,给车翻了。

统一天下之后,还把新的诸侯王,挨个灭了。

约等于打了三次天下。

要不怎么说,任哪代皇帝,听了别人称赞自己有高祖之风,都得偷着乐呢?

那么,再看回到现在的局势。

大汉如今最大的优势,就是法理上的天下正统。

将东胡人封为诸侯王,在名义上落实了统治,大汉的优势不再。

这一切,都得建立在,贾无忌是挟持了刘姓宗室,另立新王的情况下。

当然,现在坐在金銮上的是贾无忌,事后再去找补,是没什么问题的,毕竟扯出个傀儡就行。

但如果贾无忌的立场,突然变了呢?

他是个彻头彻尾,代汉自立的反贼呢?

那么诏书的合理性,就得受到质疑了。

但东胡八部的各部汗王,必然不会放弃好不容易得来的正统。

那么再看八部汗王各自的封号。

封号并非完全切合,东胡八部各自的势力范围。

或多或少,逾越了他部边境,或是索性直接将他人的势力范围,吃了一大块儿。

就比如说汉中这个战略要地吧。

蜀王可以说,这是我的,雍王可以说,这是我的,凉王,也能说这是我的。

甚至雍、凉可以互相把对方疆土,划到自己境内。

怎么说,全靠一张嘴。

甚至完全破解了乞颜思烈的遗计。

乞颜思烈拼了老命,将自己的尸身,留在琼州,想要生不见人死不见尸。

就是为了让八部汗王,为了争夺“大可汗”之位的正统。

从而促使八部觊觎琼州,不断给大汉添乱。

但八王一封,再见了您!

大可汗的正统没必要,咱另辟蹊径换个赛道,按着大汉的法理来!

那么到底是东胡八部,先互相攻伐开始内乱,还是去打着那战无不胜,连大可汗亲征,都没干死的汉帝的主意呢?

结果显而易见。

“送下去。”

“昭告天下。”

贾无忌吹了吹诏书上的墨渍,让人将诏书送出。

殿中文武,只是默默无言的看着这一幕。

等着贾无忌的下一步动作。

而贾无忌,却是在金銮之上,睡着了。

即便如此,金吾卫仍旧守着,文武不敢轻动。

又过了一天一夜。

沉沉睡了一天的贾无忌,忽然睁开眼。

“这诏书,应当已经人尽皆知了吧?”

贾无忌摆了摆手,示意金吾卫们两侧排开。

金吾卫们肃穆地站立在大殿内,宛如一道人型城墙,将一众文武,隔至大殿两侧。

贾无忌摸了摸如雪的白发,脸上的皱纹,仿佛又多了几道。

但他双眼,炯炯有神,透出一股锋锐和决绝。

文武百官们心中,不禁生出一丝不安。

这老头儿,难道要对他们动手了吗?

顺我者昌逆我者亡?

廉汉升又想要动手,仍是被萧元常拉了下来。

魏季舒也想动手,但没人搭理他。

又菜又爱打,谁管你?

“硕鼠硕鼠,无食我黍。”

“硕鼠硕鼠,无食我麦。”

“硕鼠硕鼠,无食我苗。”

贾无忌忽然吟起诗来。

朝中文物都颇有才学,自然听得,这是出自《诗经》中的“硕鼠”一篇。

说的农人叱责在田地里,啃食庄家的老鼠。

但一般会用来,暗指朝中一些营私舞弊、贪污受贿、中保私囊、损公肥私之类型的贪腐官吏。

“朝中有硕鼠,就要养猫抓捕。”

“难道因为猫屎很臭,便不养了吗?”

不说还好,贾无忌这么一提,不少官吏都捏起鼻子来。

猫屎臭,这大殿里更臭啊!

又过了一天一夜,就算再能忍的官员,也都用上了尿壶。

味道着实难闻。

纵然是训练有素的金吾卫们,都有些受不了。

贾无忌却在这滂臭之中,怡然自得:

“总要有人,沾得满身污泥。”

说着,他缓缓抬起头,眼神变得坚定而慷慨。

他站起身来,走下台阶,身形微微颤抖。

但不是出于恐惧,而是内心的激荡。

一步。

《治民疏》一册,当真只是为了名扬天下,明哲保身?

两步。

杀世家大族,当真只是投皇帝所好?想当个孤臣?

三步。

六十年落第,当真是因为才疏学浅,学识不够?

四步。

三次造反急报,乃至琼州大乱,皇帝留给他的,都只有纯粹的信任。

也罢。

谋己,谋人,谋事,谋国,而后谋天下。

谋了一辈子的己,该谋天下了。

琼州世家?

只是顺手而为罢了。

贾无忌忽的伏下身。

对着威武大将军,拜了三拜。

没人知道他拜的是什么。

是大汉天子?是江山社稷?是百姓黎庶?

而后继续迈出步伐,朝着萧元常走去。

每一步都坚定而有力,这具行将就木的身躯,仿佛承载着千斤重担。

贾无忌来到萧元常身前,单手递出虎符,平平淡淡的道了两声:

“杀我。”

“凌迟。”

天下为棋,他只是小小的一枚棋子罢了。

是忠是奸,是黑是白,又何必分得那么清楚?

遗臭万年,可比流芳千古,容易得多。

贾无忌心头,就像有一团火在燃烧。

乱吧,全都乱起来吧,这满目疮痍的天下,天下人都受够了!

两声之后。

贾无忌再也没有任何言语。

目光注视着远方,也不知道看到了一个怎样的未来。

而他态度的忽然反转,以至于所有文武,都陷入了沉思与震撼之中。

廉汉升这等武将,压根没明白到底发生了什么。

萧元常已是心中了然。

他之前,确实看不上贾无忌的狠辣手段。

甚至颇为忌惮其拥兵自重。

还觉得,若是皇帝在高州战事不顺,恐怕这老家伙第一时间就造反了。

但此时.

萧元常忽的捡起地上的酒爵。

对着贾无忌拱手一敬,而后一饮。

虽然里头没有酒,但表明了自己的敬重。

这之后,他才接下了虎符。

“金吾卫听令!”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