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个原因:这场纵火案牵扯到了朝中政潮。皇上不一定想公之于众。
得赶在明日早朝前,将真相告之皇上。给皇上一夜功夫斟酌如何处置。
常风曾在弘治帝身边贴身护卫过几个月。他了解弘治帝的作息。勤政的弘治帝不到子时是绝对不会安寝的。
于是,常风和徐胖子连夜入宫。
皇帝红人有皇帝红人的好处。随时都能入宫就是其中一条。大汉将军们无人敢拦他。
乾清宫大殿前。
常风刚好遇见了前来换值的司礼监掌印萧敬。
萧敬如今还兼着东厂督公。东厂监管锦衣卫,他算是常风的顶头上司。
萧敬问:“常千户。你不去好好查案,大半夜跑乾清宫来作什么啊?”
常风拱手:“禀萧公公,案子已经破了。因案情复杂,需及时禀报皇上。”
萧敬一愣,随后脸上绽放出笑容:“案子已经破了?从受命到侦破,这才六个时辰呐!”
“常千户,你真给咱厂卫长脸!不愧是皇上看重的人!”
“在这儿稍等片刻,我去通禀皇上你来了。”
属下这么快破了案,萧敬这个做上司的脸上也有光。
他进了大殿,跪倒在弘治帝面前:“禀皇上。常风已经破了纵火案,求见皇上禀报案情。”
弘治帝吃惊不已:“朕刚刚还在想,三日之限是不是太短了。常风在一天之内就破案了?”
萧敬自豪的说:“老奴斗胆纠正皇上。不是一天。确切的说是六个时辰而已。”
“我们厂、卫忠诚于皇上,对皇上交待的差事,一刻不敢耽误呢!”
弘治帝笑道:“常风这人.朕使着太顺手了!哦,你这个当督公的也有功。快让他进来。”
片刻后,常风进了大殿,给弘治帝行了礼。
弘治帝问:“纵火案的凶手究竟是不是刘吉?”
常风答:“禀皇上,纵火案的真凶是汤鼐。”
弘治帝皱眉:“什么?常风,你不是在跟朕打哈哈吧?”
常风解释:“臣不敢。纵火案乃是汤鼐使的苦肉计。”
他将查案的经过,细细说给了弘治帝听。
弘治帝听后感慨:“没想到,汤鼐这个自诩清流的人如此奸诈。”
常风道:“禀皇上,对付奸臣就要比奸臣更奸。”
弘治帝一愣:“你也觉得刘吉是奸臣?”
常风答:“若刘首辅不是奸臣,那全天下就没有一个奸臣,尽是贤臣了。”
弘治帝追问:“你也觉得朕该罢免刘吉,治他的罪?”
常风答:“禀皇上。涉及宰辅任免的朝廷大事,臣一个小小千户不便多言。”
弘治帝道:“你是朕龙潜东宫时的贴身护卫。有什么话是不能跟朕说的。尽管道来。”
常风拱手:“禀皇上。忠臣有忠臣的用处。奸臣有奸臣的用处。水至清则无鱼。”
常风这是在委婉的告诉弘治帝:刘吉您还得继续用。
弘治帝惊讶:“这道理是你自己琢磨出来的?”
常风如实回答:“禀皇上。这是老内相生前对臣说的。”
弘治帝微微点头:“老内相是个明白人啊。”
他话锋一转:“老内相最看重的义孙,应该也是个明白人。”
说完弘治帝从龙案上拿起了联名弹劾的奏折,递给了常风:“你仔细看看这份奏折。告诉朕,你看到了什么。”
常风拿起了奏折,一字一字的看着。
汤鼐他们弹劾刘吉的理由都很笼统,属于标准的风闻言事。没有什么具体罪行和证据。
只是空洞的说刘吉没有能力,尸位素餐,在成化朝逢君之恶之类。
这封弹劾折没有任何实据。
常风心中思忖:皇上问我看到了什么。绝不想听到“此折无实据”这种简单的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