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这些视频主的推波助澜,这篇的现实意义便越发的浓厚了起来。
很多人都认为,叶落这是在借用鲁迅之口,辛辣的点评着当今社会的某些问题。
甚至,古文协会的人看了这些解析之后,都默默点头了。
“说到底,咱们不是搞现代文学的,有时候这些个理解,还不如这些网友透彻。”冯家华教授感慨着。
刘颖教授也点头,“叶老师估计是有着方面的意思的,不过他这么写,真的没事么?”
李文正主席大手一挥,“能有什么事?叶老师又不是乱写的,哪怕有些人不满意,也有文振组顶着呢。”
“我是怕文振组不满意,毕竟这影响不好吧。”刘颖教授道。
但李主席却摇了摇头,说道:“你们太小看文振组了。”
“那后续的咱们还……”
“继续投放,不用管这些。”
“好的。”
……
《孔乙己》这篇,引起了广泛的热议。
当天中日文化论坛的有关报道出来之后,中日双方这些顶级的现代文学作家,都对这篇表示了极大的肯定。
尤其是,日国的代表们竟然也罕见的发表了一些中肯的评价。
这就让《孔乙己》的热度更高了。
当天“孔乙己”这三个字就登上了微博热搜榜,更是空降文学类热搜的第一名。
但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官方对这篇的评价,却不尽相同。
微博官方给出的点评是,“《孔乙己》作为叶落老师民国系列第一部《鲁迅先生传》中的首篇,其独特的讽刺手法、强烈的对比效果、普遍的感情共鸣引起了读者们的广泛好评。我们当代的作家,创作过程中,可以高于现实,但一定要扎根于现实,起到当代文学中在我们民族文化中的旗手作用。”
看得出来,文振组对叶落这篇《孔乙己》是持有极高的赞扬态度的。要不然,不会专门发一条微博点评,更不会在措辞中满是认可。
但让人有些意外的是,华视总台对于这篇的点评,“我们当今时代的年轻人,不应该自比为孔乙己。我们这个时代,不是那个时候;现在的年轻人,也不是孔乙己。叶老师的,不应该被扭曲本意,成为某些人发泄不满的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