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将自己的亲信胡律光的弟弟,胡律军,派去担任领军之职。
以此来分散高湛的兵权。
高湛本来就对哥哥立太子的问题有意见,这下又来怀疑他,削弱了他的势力,便犯了牛脾气。
硬是不让酷迪伏仁去兖州上任,也不让胡律军到领军府履行实事,双方就这么僵持着。
随后便发生了二次高寅事件,高演想除掉高寅,派高归彦去邺都,让他悄悄的将济南王高寅解来晋阳。
高湛心里便犯了嘀咕。
“皇兄不是冲着我来的吧?我没有听皇兄的安排,不会是要杀鸡给猴看吧?”
而且高湛的内心。
始终藏着一个秘密。
自从对皇兄有了意见之后,便将少主高寅视为救命稻草,万一哪一天和皇兄撕破脸,既可以马上拥立高寅复位。
高湛的思想还是和哥哥高演所想的不一样。
高寅就如同一枚边关大印一样,谁能拢过来,谁就有资格号令天下,蔑视群雄,高湛自然不愿意让高演和皇侄高寅走的太近。
高湛的心中有鬼,想问题自然偏激,凡事都不往好的地方想。
以为这是高演欲对其不利的信号,越想越怕,便将高元海叫来,问道。
“汝对这件事有何建议乎?”
高元海没有想到高湛是为了这件事找他,情急之下也没顾得考虑,只能拿话宽慰高湛,说。
“皇太后,现在身体健康,皇上有是个孝友怜爱的仁德之君,不会对济南王怎么样的,请殿下不必多虑。”
这种不咸不淡的场面话,自然不能令高湛满意,便没好气的冲着高元海吼道。
“你这是在敷衍我吗?我大半夜叫你来可不是听你说这些屁话的。”
看见高湛动了怒。
高元海这才知道此事干系重大,可一时也不明白其中的原委,便推脱说。
“小臣最近身惫,请给小臣一晚上的时间好好想想此事,待明日一定前来复命。”
高湛自然不依,说。
“都火烧眉毛了,还来回颠个啥呢。”
于是“留元海与后堂,尽想之。”意思是,你就在这凑活住一宿吧,抓紧时间给我想,想好了告诉我。
高元海苦思冥想了一夜,在客房里来回踱步到天亮,终于想通了问题的关键所在。
高湛也自是辗转反侧一夜未眠。
第二天。
天还没放亮。
便敲开了高元海的房门,劈头就问。
“神算如何?有没有什么眉目啊?”
看着无精打采,两眼通红的高湛。
高元海更加坚定了自己的想法,但又害怕像昨天一样遭到训斥,便提前为自己开脱,说。
“属下目前想到三条计策,只是不知堪用不堪用。”
高湛嫌他啰嗦,便催促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