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姜瑜却是点点头,说:“我也这么觉得,他瞧着与平时大不相同。”
没想到姜瑜会赞同自己的话,顾远之有些惊讶的看了他一眼,又想到对方这些日子一直担心自己,凑上前去亲了亲他的唇角一下。
姜瑜愣了一瞬,随即笑起来,抱着顾远之亲了小一会。
而顾远之想起那镣铐是在床上的,怕姜瑜多想,又说:“他们没碰我。”
姜瑜替顾远之整理头发的手一顿,点点头,没有多说什么。
很快,搜查成国府的锦衣卫便回到了养心殿,将搜出来的一种刺激神经的香料送到了顾远之面前。
顾远之没去闻,他只是听了香料的功效,略一回忆朱怀宁的怪异之处,想着对方兴许就是被这些香料日益刺激下,方才做出如此冲动之事。
“可知道这香料用多久了?”顾远之知道既然搜出了香料,想来其他人也审过了。
那锦衣卫说:“说是用了有几年,具体哪一年开始用的也说不清,只说时间挺长了。”
顾远之听了这话,看着那香料若有所思。
那锦衣卫当顾远之不高兴他问出来的话模棱两可,就要请命再去审。
可顾远之却是摆摆手,说:“这样就够了。”
原本顾远之以为这些香料是冯明放在成国府的,可没想冯明府上也搜出了这样的香料。
且比起朱怀宁那里的药效还要好一些,甚至与其他香掺在一起,叫人难以发现。
有问题,有大问题。
顾远之眯起眼,看向站在自己身旁的姜瑜,张了张嘴想请姜瑜允许他去查这件事,可又怕姜瑜觉得他在为二人开脱。
“想去就去。”姜瑜摸了摸顾远之的头发,捧起他的脸,在他的唇边落下一吻,“早去早回,我等你。”
没有冯明阻挠,加上有东厂协助,许多调查也快了许多。
很快,顾远之便查出冯明府上的香料也是别人放进去的。
至于那香料是谁放的,倒是得慢慢调查了。
浮在表面的好查,藏在深处的却得细细去拨开来,才能知道其中真相。
顾远之也不急,只是催促姜瑜赶紧回到前线去。
“这些时日没见,远之非但不想我,还赶我到前线去。”
这么一催促,姜瑜佯怒着将顾远之环入怀中,咬了一下他的耳朵,笑骂一声。
顾远之脸上一红,别开眼去,支支吾吾地说:“想肯定是想的,只是你赶紧去把仗打完,才好安安心心回来陪我。”
“是,早些把仗打完,也好回来与你成亲。”姜瑜搂着顾远之便往床边走,半路嫌弃走得慢,还将人打横抱了起来。
一夜过后,姜瑜一大早便启程回到前线去,等顾远之醒来,身旁早已没了温度。
顾远之伸出手摸着原本躺着另一人的床铺,不知在想什么。
不久之后,大楚占了北国好几个城池,因阿尔斯兰正与巴尔思内斗,无心打仗,只能割地赔款暂时缓上一缓。
而朝廷中的动荡在这个时候也彻底平静下来,俞瑞也如他一直想要的一般当上了首辅,连带着赵霆在朝中的地位也水涨船高。
至于徐烨,因为不站队俞瑞,在朝中其实并不好过。
但因为俞瑞这人私底下作恶多端,是实打实的佞臣,多数言官与正直的大臣对他是颇有微词的。
正是这些人站在了徐烨这边,叫徐烨的日子不算是太难过。
不过,朝堂上的事与顾远之其实关系不大。
姜瑜回来之后,本是要与他成婚的,但他看了一眼前线的损失,想着这打一场仗还需要好长一段时间才能缓过来,成婚倒也不急于一时。
推一次,姜瑜同意,推两次,姜瑜却是有些不高兴了。
“莫非远之不想与我成婚吗?”姜瑜坐在龙椅上批奏折,顾远之坐在姜瑜腿上,总觉得自己有些危险。
“不是,晚一些也无妨,你瞧瞧朝廷现在有钱给咱俩成婚吗?”顾远之回头去看姜瑜,正好蹭到对方的脸,那温度叫他流连,又是用自己的嘴唇蹭了两下。
被顾远之这样一蹭,姜瑜本没有火也要被蹭出火来。
顾远之也不是没有感觉到,他立刻感觉到不对,就要从姜瑜身上下来。
可没想姜瑜根本不打算放过他,直接将御笔塞进顾远之手中,将一本奏折放在了他的面前。
“朕累了,远之来批奏折吧。”姜瑜的声音在顾远之耳边响起,放在他腰间的手叫他心中警铃大作。
不会是要……
顾远之一手捏着御笔,一手死死抓着御案,眼泪都要被姜瑜撞出来了,却还得看那桌上的奏折。
姜瑜方才说,什么时候批完这些奏折,什么时候停下来。
混蛋……
顾远之到后面昏昏沉沉,笔都拿不住了,只能任由姜瑜索取,到最后累得倒在了他的怀里。
见顾远之被自己折腾成这样,姜瑜满足地亲了亲他的脸颊,将人抱去沐浴,又将人安置到了床上,自己则是回去批奏折。
翻过一年,便是春闱。
因着俞瑞已经有一家独大之势,姜瑜点了徐烨当此次会试的主考官。
会试主考官这个位置尤其重要,由这个考官带出来的考生,几乎就是他的学生。
对于这场春闱,顾远之其实并没有多在意。他在意的是从这场春闱里边出来的一个人,日后会成为徐烨学生的李烁。
这位李烁也是个人物,后来徐烨绊倒俞瑞,李烁可帮了不少忙。
按照原著对李烁只言片语的描写,顾远之也能猜到李烁是个很有手段的人。
只不过徐烨与李烁来往的那段时日,顾远之一次也没有要求见见李烁。
关注了,但也没必要太关注。
顾远之只需要知道姜瑜能坐稳这个皇位,能一辈子安安稳稳过去,就足够了。
至于下边的人,爱怎么闹就让他们去闹,只要不越界,无论对顾远之还是对姜瑜,其实都是小问题。
春闱之后,姜瑜又提起了大婚一事。
朝中大臣虽说也有不少人知晓姜瑜与顾远之的事,但一些迂腐老臣还是一直上折子要姜瑜立后。
这些老臣年纪大了,姜瑜念着顾远之不喜欢他打shā • rén,也没敢喊打喊杀,只把他们的奏折扔到一边,当做没看到。
只是他们一遍遍上着奏折,叫姜瑜实在有些厌烦。
一日,一名老臣甚至在皇极门前听政的时候请求姜瑜早日立后,口中说着中宫不能无主。
原本姜瑜以为就是寻常那般要求他立后罢了,没想那老臣还提起了顾远之。
说若是喜欢顾督公,收入后宫封个贵人美人的,便已是皇恩浩荡。
这话说得姜瑜黑了脸,就要叫人将那老臣拖出去。
顾远之瞧着不对劲,连忙过去出声哄了哄,又给郭宇使了个眼色,郭宇连忙喊退朝,叫周围的大臣将那老臣赶紧带走。
“他竟是这般说你,我哪里舍得你被困在深宫中当那劳什子贵人美人。”姜瑜没走,将顾远之抱在怀里,与他一起坐在龙椅上,眼中戾气明显尚未全然消散。
顾远之想着转移他的注意力,又说起大婚的事情,说不如提上日程,先瞒着大臣们,等大婚当日再说是谁。
“要是有大臣当场气晕过去怎么办?”姜瑜听了顾远之的话,眉眼间的戾气消散不少,笑着捏了一下他的鼻尖。
“谋朝篡位都见过了,男人当皇后怎么了?”顾远之无所谓地说着,见姜瑜眼中带笑地看他,又说,“都是见过大场面的大臣了,晕了只能说大场面见得不够多。”
有了顾远之的话,姜瑜没过几日便将徐烨叫了过来,将这事吩咐给礼部,叫他们不必着急,一定要办妥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