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玄幻魔法>我有无数传承> 第130章 我去看看他【免费】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30章 我去看看他【免费】(2 / 4)

“没有啊!”“十三香姑娘”叹了口气,说道,“之前不是听说你们那镇北侯之子,是个十五岁就破入神通境的天才?我去看了一眼,也没看出他哪里优秀!唉,也不怪你们那狗国君,你们这里的好苗子,的确是越来越少了!”

“神通境?”杨虢微微一怔,随后苦笑着摇了摇头,说道,“他哪里是神通境啊!那少年最善藏拙,他早就破入金丹境了!”

“什么?”“十三香姑娘”猛地站起来,“十五岁的金丹境?难道老娘之前真的看走眼了?”

就在这时候,杨虢的门被敲响:“老爷,有给您的信!”

杨虢询问般地看了“十三香姑娘”一眼。

“十三香姑娘”扬了扬下巴,示意杨虢随意。

“送进来吧!”杨虢说道。

在这下人进来时,“十三香姑娘”完全不复之前的形象,坐在一旁是静若处子,一颦一动之间尽显着干净纯洁的气息。

待到这下人退出去,“十三香姑娘”又是变成了之前那女汉子形象。

杨虢忍不住苦笑道:“您这转变可真是自如!”

“唉,习惯了,我从小,师父就教导我该怎么怎么样……要不是那年机缘巧合躲到大叔你这里来,我恐怕这辈子都不会释放自我!”“十三香姑娘”摇了摇头,又看了杨虢一眼,说道,“可惜,大叔你资质太差了,要不然我也就把你带去镜月宗,加入我们这一脉了!”

“您能把我家二囡囡带到仙宗去,我就已经很是感激了。”杨虢忽然一顿,然后问道,“不知我家二囡……”

“她现在很好,不过到镜月宗十几年时间,就已经破入了金丹境了,等她什么时候到了元婴境,每隔几年,也能回来见见你!”“十三香姑娘”随口回答道。

杨虢闻言,顿时放下了心。

“对了,你之前说那镇北侯的儿子,已经破入金丹境了?他现在在哪里,我再去看看他?”“十三香姑娘”问道。

杨虢说道:“他现在就在盛京,他现在的府邸,应该是在之前的靖边王府,也就是……”

“我知道,是南宫柯家人住的那地方是吧?”“十三香姑娘”应声道。

杨虢点了点头,道:“没错!”

“好了,那你先忙你的吧,我过去看看!”“十三香姑娘”说了一句,便是离开了杨虢的书房。

杨虢看着那洒脱的背景,颇有些神往。

若是他也有这般的修为,那该多好?

要真是那样,他还何需为家事如此操劳。

“希望,二囡能快些有出息吧!那样,或许我的担子也能轻一些。”杨虢叹了口气。

随后,杨虢又是拿起了桌上的信封,打开后,里面只有一个小卷。

“这是……赵朔的字迹?”杨虢一脸惊讶。

当看清楚了这信上的内容,杨虢却忽然沉默了下来。

随后,杨虢又将这几日从各路诸侯那里收来的信,全部翻出来,再快速地浏览了一遍。

接着,杨虢整个人便是陷入了沉默当中。

……

……

财大气粗的顾准又是包下了盛京最负盛名的酒楼,春花秋月居。

顾准是安北侯,再加上他新得正二品“上卿”官衔,哪怕是盛京,包下最火热的酒楼,也是没有任何问题。

这种走到那里都包场的感觉,顾准也的确很是喜欢。

而今日,或许是因为马世缘这个BB机选手在场,气氛比较活跃的原因,顾准出奇地和温雪杉没有再像之前那般尴尬。

这倒是让顾准头一次觉得马世缘这个家伙除了胖,还有点儿意思。

“你为何一直管安北侯叫哥呢?你不是年纪要更大一些吗?”牧锋终于向马世缘问出他一直困惑的问题。

马世缘一拍大腿:“嗨,你不知道,那些同父同母的、或者同父异母的兄弟,是可以按年龄排列长次的,但是像咱们这种异父异母的亲兄弟啊,和年纪就完全没有关系了!达者为兄,像我哥这么优秀的男人,我当然是只能叫哥了!”

一旁的朱佑霖一直是在静静地好好看好好学,在博大精深的舔狗道路上,他不过是一只初窥门径的菜鸟而已。

第131章加入我们这一脉(这章也被屏蔽了)

在顾准在春花秋月居与在盛京最亲近的几人吃饭的时候,盛京王宫之中。

魏央也是收到了由镇北侯、河西道节度使、山北道节度使三人一同联名上奏的奏折。

“好啊!”一看到这奏折的内容,魏央就用力地一拍桌案,大声赞许道,“这顾九鸣带兵还是有一手,如此短短时间,居然能够打下北朝南院的三个郡!还伏杀了北朝南院一万多人!”

一旁的高方也是适时开口:“恭喜陛下,贺喜陛下!”

毕竟,高方是靠着来大夏当太监才保住了一命,太监该做的事情他还是都得做的,若是他做得不好,魏央向镜月宗反馈一下,镜月宗一旦换个人来接替他,他的命也就到此为止了。

此刻,魏央的脸上满是遮也遮不住的笑意。

随后,魏央摸着下巴说道:“哈哈哈,虽然说,天命在上,孤无法彻底覆灭北朝,但是,要是能够把这北朝的南院打下来,再把大夏之民迁入部分,就算是削藩稍微慢一些,也会无需再总是为给贵宗上缴之物凑不齐而苦恼。”

魏央的语气中,都是透着欢愉。

随后,魏央又是看了眼高方,说道:“告诉户部,弄些钱粮出来,犒赏一下在北方辛苦作战的将士们!”

“诺!”高方答应了一声,就去户部传口谕。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