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见干娘的暴脾气突然又犯了,李曰哪还敢火上浇油,乖得像只兔子,在一旁小声嘀咕道:“我怎么感觉,认您做干娘之后,一时压力大增。不但要遵照您的意思做事,还要面对自身每况愈下的处境。干娘,您这病不犯还好,一犯谁还敢跟您争论是非。”
饮完了和元露,梅姑觉得口中无味,想去喝口茶,随即掏出一本书丢到李曰手中道:“我这是在教导你,干娘走过的路,比你吃的盐还多,今天的练习到此为止,这里有一本药典,你拿回去背熟,过两天,我来考你。”说完,还叮嘱李曰这两天不要出远门,免得考他的时候,突然找不到人。
李曰睁大了眼睛,急忙接住,这本药典足有一尺厚,不用看,里面记载的药材信息一定十分详细。药皇以炼药入道,他见过的东西,天底下怕是没人能比得过他。
交代完这些,梅姑转身出门之前又提到:“药虽全,不过有些早就绝种,先把里面的内容记下来,到时候我会一一给你详说。”说完,她一步跨出门外,转眼消失得无影无踪。
“走得还挺快,吓死我了。”
李曰拍了拍胸口,只有两天时间,这么厚一本书,自己可能完成么?而且每一页纸上密密麻麻写满了文字,还有图案,光看完,恐怕两天时间都不够。
“怎么办?炼药必先懂药,我若记不住每一味药材的用途,干娘决意不会同意教我炼药的。”抱着药典,他想了很久,唯有烙印之法可行,其他无解。
记得当初在武皇墓穴的时候,自己神识海中形成了一千零二十四个光茧,其中就有几个光茧成功将皇文临摹了下来。只要自己一个念头,想要知道哪一段内容,就会马上呈现在自己的脑海中,如此奇妙,到现在他都想不明白是怎么一回事。不过,药典落在自己手上,现在不靠它,还能有什么办法。
他没有多想,当即盘腿坐下,闭眼放开神识,药典的第一页立马自动打开。而此时此刻,在李曰的神识海中,一个光亮的小人立刻成形,执笔往他面前的光茧上一阵快速勾勒。接着第二个、第三个……一共六个小人围着同一个光茧站了一圈,直到他的神识迅速从页面上扫过,六个小人分工明确,依次把刚才神识掠过的内容记录到了光茧之上。
“奇妙也,果然比皇文容易了很多,我还以为怕时间不够呢,今天记下一半,明天再记下剩余的内容,学习、睡觉两不误。”
李曰没有高兴太早,眼下药典虽然在他神识的操作下翻页很快。不过,即使按照这种速度,也得一天的时间,且其中的内容纷繁复杂,根本没得时间思考,全属死记硬背,临摹一遍而已。
很快天就黑了,合上书籍,简单地伸了个懒腰,李曰抱着药典走出了炼丹房。夜里寒冷,他不禁打了个哆嗦,适才想到,现在正处春冬交替之时,又身在高山之地,天一黑,不冷才怪。
“也不知干娘去了哪里,这么晚还不回来。算了,还是先回我自己的房间吧,今晚好好睡一觉。”
进了房,李曰丢下药典,脱衣服直接跳进温泉中。一夜长眠,隔日太阳高挂,他醒来时穿好衣服,然后在房间里稍稍走动了一下,拿起药典坐在窗前继续翻阅。按照计划,再有几个时辰,他就可以摆脱背书的枯燥,腾出一天的时间到外面去溜达一圈。自己初来乍到,还没有认真转过一回,也不知乱人谷到底怎样一种乱,干娘不在,正好可以趁这会儿偷闲的功夫,好好玩一玩。
时间过去很快,李曰闭眼盘膝,静坐了大半天,药典也差不多快翻完了。此时,内视之下,神识海中,六个小人俨然在他们围绕的那颗光茧上刻满了文字和图案,直到药典的最后一页被盖上,光茧突然一抖,上面的文字和图案立刻散发出明亮的白光。于此同时,六个小人在白光的照耀下,瞬间溶解分散,覆盖在光茧的表面,使得所有的文字和图案看起来更加生动。特别是那些图案,每一朵花,每一株草,每一味药种都带有立体感。就如同它们的本来形态,只要李曰闭上眼睛回想,哪一种药,长什么样,他都了如指掌,仿佛至始至终都这样,自己曾亲手采摘过。
“干娘不在,还剩一天时间,尤忠和楚江南又处在静悟的状态中,暂时不去打搅他们,还是去看看刘文迁和麻生他们怎么样了。”
想好了这些,李曰便将药典小心的放在书桌上,等干娘回来,她自会将其取走。然后一个人走出房间,掩好门,沿着之前来的路线往山下跑去。
已近傍晚时分,天还亮着,到了山脚,他一跃而上,这才成功腾飞。原本花不了这么长的时间,才几里的路程,却只能步行,不能飞,也不知是不是干娘做的手脚,平白无故在一座山上设禁制,是想防什么人不成?可这乱人谷在太叔前辈的管理下,还有人敢随意进出梅来峰?也许年轻时行走天下,树立的仇敌太多,还有她一手经营的药田,可不是一般人能经受得住诱惑。
摇了摇头,李曰也不去多想,速度一下子加快,在天黑之前,赶到了人口集中的中心地带,据说这里是天底下唯一一座藏污纳垢的古城,此城历史古老,规模也在与日俱增。这不是中心之城,而是由多个中心相连,庄园、庙宇、小楼,其间有大山、河川。城之大,一眼望不到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