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玄幻魔法>真武济世> 第五百四十七章 河伯献河图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五百四十七章 河伯献河图(1 / 2)

“那可是禹帝,也许他把‘孝’字留给我,主要还是想提醒我成为他那样的人,但现实是,我连半道都不知道在哪里,更遑论那一道,还有那最后的九道?路遥兮,敢问道在何方?”目视眼前那个大“孝”字,李曰陷入了短暂的深思当中,追求至高乃是我辈的志趣,但要做一位功德无量的大帝,或许更加困难。也许帝无论在心境还是修为上,不足以让人去衡量和论断,他们每一个人都是功参造化的无上者,都值得后世去传颂他们的事迹,效仿他们,让自己尽可能的成为他们那样的人。

“禹帝之前可是有帝、皇,没有他们做榜样,禹帝也不尽能达到那样的高度。”

李曰侧目,感觉自己正和一位知识丰富的学者对话,遂调侃道:“阿虎,我怎么看你都不像妖,居然比我还关心人?要是哪天我在你面前杀了一只妖,你会不会还和现在这样鼓励我?”

阿虎解释道:“你误解了帝,在他们心里,众生平等,不过有一点不能让他们容忍,作恶者当受诛罚,要是你平白无故杀了人或者一只妖,我自然会很不高兴。”

“哦,这么快就想着要约束我了?”李曰眼珠子一转,问道。

“主人莫急,阿虎不是那个意思,我只想随您一道做好事,不想让您成为一个坏人。”

李曰继续摇头,不确定自己能否自我控制,“这可不好说,哪天我要是误杀了该怎么办?”

“您有禹帝福佑,就算错杀了人,那人也是该杀。”

阿虎不断解释,李曰被他的真心打动了,能忠于禹帝这么多年而不变心,足见他对万物生灵的认知到了怎样一种高度。人啊,活得不如一只妖,有时连畜生都不如,这世间若是能人人和阿虎这样,又或者妖魔神众都如此,世界将无限美好。但李曰知道这事不可能,平衡一旦被打破,就需要另外一种力量去建立。黑暗将至,那群妖魔神众都等不及蹦出来了,等待他们的将是一场恶战。

“你就是心太软,比我还软,难怪这么多年都赶不走那汴通老儿,告诉我,多久没杀生了?”

“老主人离开前告诫我切勿杀生,从那时起,我便断了杀生的念头,仅以恐吓的方式吓走来犯者,类似这后面的事情你也都看到了。”

“以后,我让你杀便杀,不说,自我选择。”

阿虎反对道:“那不行,首先我得知道该杀者是否作恶多端,您的判断是否准确才行。”

“条件这么多?”李曰不由惊了一把,敢情这家伙有自己的主见,这样也好,省得后面跟着他,让他过度操心。一人一妖谈论了很久,竟忘了时间,良久,现场一度陷入了短暂的安静中。

回头,李曰的目光再次受到了那个“孝”字的牵引,在阿虎的陪伴下不知不觉进入了顿悟的状态。

先贤老矣,子承老也。元气混沌,孝在其中。孝之经纶,博济无私。全身、继志、敬仰……普通之人最多只能做到小孝,还只是停留在对字面的理解上。当然,能力之外,顺之父母,也是难能可贵。更大的责任当大志者莫属,鲜有成事者,更别说这其中有多少不为自己去谋私的人。家国天下,古人诚不我欺,经纶大孝,从最初的小家到大家,中间又不能有任何的偏袒和私心,让这样的人去引领人族的未来,人们将是幸运的。

古人又说:“鱼与熊掌不可兼得。”人生百态,失与得总在平衡。人道沧桑,生活不易,忠孝不两全只是一种狭隘的观点。禹帝秉承人道,开创了属于自己的一条道路,他在诠释世人对“孝”的理解。仍然是包容,又如李曰从别处可得的“忠”、“义”、“仁”、“信”,帝皇规则先民的九章之法,看起来互有抵触,但又能互相包容。仅用九字便悉数概述了人道真义,其间含义深刻,只可意会,践行之绝非易事。

他悟得越多,陷得越深,早先得那四字让他获益匪浅,如今再得一字让他感悟颇多,真不愧是帝皇,创立人道九章不仅仅是为了规策先民的行为,能沿用至今,足见多么深得人意。“孝”深深的烙印在脑海里,小世界中,当这个虚淡的痕迹在天空中渐渐变得明朗的时候,世界中心的那座大山上,火山口再次活跃起来,无数喷洒的烈焰变成了金色蝇文,顷刻之间,世界的其他方向,“忠”、“义”、“仁”、“信”缓缓的从地平线上升起。紧接着,“孝”字渐渐成型,稳稳的矗立于世界的中心,随着李曰心跳的脉搏,一次又一次的绽放出耀眼的光辉,与其余四字遥相呼应。每二者之间,以可见的速度形成了同频率的跳动,而后,一条条细微的丝线画经为度,东南西北,起于地平线,在天空中形成了一道均匀的密网。网不甚美观,李曰感觉总差了点什么,经纶大孝,俨然只得一半,看来还需集齐另外四字方可。待得人道九章逐一领悟,经纶再现,小世界将赢得蜕变。这当是古人们的智慧,就算领悟了人道,也非他的一道,自己的道在哪里?李曰隐隐快要触碰到那条看不见摸不着的线了。若然抓住,他将携这一道披荆斩棘,将人间正道拉向主流,让妖魔鬼神也为之欢舞。

“华而不实,可是要跌大跟头。”退出小世界,李曰渐渐睁开眼睛,心知要让妖魔鬼神改变对人族的看法,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未来接受自己的意志熏陶更是不可能。遂摇了摇头,提醒自己不要想得太多,稳扎稳打依然是现行最可靠的方法,有了大局观,不着实际,才应该值得警惕。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