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历史军事>北魏天骄> 第一百零二章 淮南事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百零二章 淮南事(2 / 3)

说是救援寿阳,但胡太后恐怕更是想防止寿阳叛变。

理由也非常地充分,扬州刺史长孙稚是元乂的人,而上一个南线叛变的主帅也是元乂的人,叫元法僧。

元法僧把淮南重镇彭城送给了南梁,北魏闻讯,将京城洛阳仅存的禁军派给了安丰王元延明、临淮王元彧统帅,跟南梁由萧综率领的总预备队在彭城对峙。

至此,南线在西段的寿阳战场和东段的彭城战场,双方陷入了僵持。

当然了,僵持的时候不用着急,因为对面总会送的。

在这方面,也不得不感叹南北朝优秀的匹配机制。

西段的寿阳战场,河间王元琛,就是那个北魏第二富,狂言“不恨我不见石崇,只恨石崇不见我”的主,率军先怒送了一波。

元琛不顾郦道元和扬州军头长孙稚的意见,冒雨出击,中了裴邃的埋伏,北魏损失了上万人,最后还是长孙稚和郦道元拼命断后,才把元琛的命拽回了寿阳。

不过不用急,南梁也不甘示弱地搞了一次骚操作。

南梁的主帅裴邃大胜魏军后,五月因病去世,至此,杨大眼、崔延伯、韦睿、裴邃先后离世,曾经参与过在南北朝之间,那场意义堪比官渡、赤壁的钟离大战的将帅,只剩萧宝夤一人存世。

老一辈将帅凋零殆尽,萧衍悲痛万分,追赠裴邃侍中、左卫将军、夷陵侯,谥号“烈”。裴邃沉深有思略,为政宽明,居身方正,南梁朝野都认为,如果裴邃不死,挟寿阳大胜之威,解决彭城的魏军主力,或许可以做到率军入洛的历史性壮举。

然而历史没有如果,真实发生的事情无比的荒谬。

南线东段的梁军主帅,扔下了数万大军,独自投降北魏了......

就是这么个怎么听怎么不靠谱的事情,确实发生了。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