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苦海众生的巨人。
在这些巨人所发起的征讨彼岸的抗争运动下,所有被踩死被波及的人,何其的渺小。为了成就大业,背后肯定会有诸多的黑暗,肯定付出了大量的牺牲,为成就大业,底下必然会有由无数生命所垒起的尸山尸海。
牺牲是必然的,一个人、一百人、一千人甚至是上万人,如果每一个都计较,都喊着要复仇要赎罪,那还成就什么大业,大家抱着一起死好了。
集体与个人,自然要选择成全集体,牺牲个人。
可是现在的牺牲并不是封本元以为的牺牲,不是被波及、不是被连累、不是在大势的洪潮下被漫不经心的碾压。而是大势的本身就是建立在牺牲她们的基础上,是用她们的痛苦构筑而成的大势。
曾有个问题,如果杀一个人就能拯救所有人,你杀吗?回答问题的人总是试图从各种方面绕过问题的本身,多是答非所问。
给封本元印象最深的一个答案是,如果现实真的存在杀一人便能拯救所有人的这种情况,那么这个世界其实已经不需要拯救了,杀与不杀没有任何区别,因为所有人的性命都已经被拿捏在某个存在或势力的手中。
今天可能只是杀一人,明天就是十人、后天百人,永无止境。与其这般,人类又何须苟延残喘,倒不如保有自己的骨气,选择不杀,所有人共同迎接末日的降临,共赴死亡。
封本元一直认为这个回答相当的虚伪,如果真有这种情况发生,几乎能肯定百分之九十的人都会毫不犹豫的选择杀。哪怕不是杀一个人,而是杀一万,上百万,也会毫不犹豫的这般选择,只要这个被杀的不是自己。
但是如果这个问题改变了一下,不是shā • rén,而是要让这个人受尽折磨,经历诸般痛苦,才能让其他人得以拯救。大家还是能毫无负担的这么选择吗?如果大家都能看到这个人所经历的一切痛苦,甚至是要成为给予她痛苦的施虐者呢?结果会有所改变吗?
其他人封本元不知道,但是封本元自己做不到。
说这么多都是为了说服自己,纠结每一个点,在反复的思考后能够得到明确的、让自己的行为变得合理的理由。
是的,他较真了,可是较真对于封本元而言是必要的。在碎片时空中每一个选择都并非是能够糊涂做决定的,再加上现在这般境况,这是能直接决定生死,关乎存活的。
现在跟之前有什么区别呢?同样是集体和个人的关系,大的方向并没有改变,牺牲的只是少部分人,而这些牺牲是必要的。不是为了残忍而残忍,而是为了成就大业。
如果封本元之前是站在集体与个人的角度,毫不犹疑的选择了集体,忽视了个人的牺牲与黑暗的
话,那就不该在认识到黑暗的一面后,产生动摇。
道理就是这样的道理,不管封本元再怎么绞尽脑汁的想,还是无法将自己的行为动机变得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