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武侠修真>天刀之狸猫后传> 第八十一章 话说小五庄 宋英宗震怒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八十一章 话说小五庄 宋英宗震怒(2 / 3)

门外一众宫女太监,吓得颤颤惊惊,就差跪在地上,听着门内稀里哗啦陶瓷玉器破碎的声音,什么都不敢做。

曹太后也早早就听闻此事,此时离天亮尚早,便来到御书房前:“皇帝可在里面?”听得到里面的响声,曹太后还是问了躲在外面的几个宫女。

“回太后,皇上确实在里面。”

“行了,下去吧。”曹太后让几名宫女退下,站在外面确实难为他们了。伸手推开御书房门,刚一进门就看到一个一尺高的玉瓶子砸了过来,曹太后眉眼一皱,一掌伸出,把玉瓶子稳稳地接住了。

曹太后还未进去就听到赵曙大声喊叫:“我不是谁让你们在外面候着吗?谁让你们进来的?”

“怎么?连哀家都入不得你这御书房了吗?还是说你也想在哀家的脑袋上也来这么一下?”

赵曙一听是太后,这才把手中拎起要砸的东西放下:“儿臣不敢。”

“不敢?你真的不敢吗?你连谁是你爹你都分不清,现在是不是看不惯我这个养母了?要不要让我跟赵允让去成个冥婚否则我这太后做的也不是很严实?”

赵曙一听太后这话过于夸张,当下火气小了三分,跪在地上:“母后消消气,儿臣不敢了。”

曹太后缓步走到赵曙跟前,低下头:“赵曙,你听着,你是皇帝,开封城出了这么大的事,谁都能乱你不可以乱,死几个兄弟怎么了,我丈夫儿子都没了也没见像你这样寻死觅活的,能成什么气候!”

“母后教训的是。”赵曙低着头应承。

“去上朝吧,今天估计整个开封城都不得安宁,那些大臣已经等了有一会儿了。”

曹太后留下这么一句话,便出了御书房。

赵曙在太后走后,站了起来,看着满地狼藉,心中不由得又是一阵火大:“来人!准备更衣!上朝!”

金銮殿上,此时天边一抹紫气已经照射进来,去除一丝寒冷,众位大臣也已列入席位。赵曙在华盖的遮蔽下慢慢走到龙椅前,所有人都看得见,那不是慢,而是身体整个僵硬,为什么僵硬?因为愤怒。

“上朝!”一个公鸭嗓子对着金銮殿外一声大喊。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众大臣跪地,不过出于意外的事赵曙并没有喊平身,整个金銮殿上的气氛猛然一尬。

赵曙站在台上看了一会儿,坐了下去,一个无喜无忧的声音传出:“刑部尚书,凶手可有线索?”

刑部尚书在发生这事儿后就知道今天要倒大霉,谁想来得这么快。原本在家中也想过不少说辞,可是皇帝这语气,上朝不让臣子平身更是亘古第一遭,这时候正在火气上,那些说辞早忘得一干二净。

“回——回——回皇上,两处王府乃是由一群素质极高的杀手偷袭,崇王府几乎是在一瞬间遭到了毁灭,而萧王不知道为何死在宫外,我们正——”

“我问你的是有没有线索,有!或是没有!”赵曙极力压抑着愤怒。

“没——没有。”刑部尚书整个人已经趴在地上了。

“没有?很好!兵部尚书在吗?”赵曙的声音依旧不温不火。

“臣在。”兵部尚书暗道一声苦。

“昨天可有什么异常人进开封城?守城的没跟你说嘛?”

“这——回皇上,没有。”兵部尚书很无奈。

“没有,都没有,行了,你们都平身吧。”赵曙挥挥手让众大臣起身,众大臣跟平常一样喊了句谢陛下就没了下文。

“吏部尚书在吗?”赵叔的一句话,让刚起身腿还没站直的吏部尚书又跪了下来,生怕有半点做的不好惹恼了皇帝,一不小心平白无故掉了脑袋。

“臣在。”

“尚书大人,不知你们月俸是多少?”

“呃——回陛下,宰相、枢密使月三百贯,布匹共两百,米粮一百石,知枢密,六部尚书,左右丞相月俸两百贯,布匹一百,米粮一百石,使相三司那些——”吏部尚书正说着却被赵曙打断了。

“行了,够了,爱卿平身。”赵曙继续问着,“史官,你可知道前朝大唐盛世时期百官的俸禄?”

“回陛下,前朝太宗年间,正一品官员年俸八十余二,俸料六百五十石,正二品年俸七十有二,俸料四百七十石——”

“可以了,那你说说我朝相比较前朝盛世来说,对你等待遇如何?”

史官跪下:“陛下皇恩浩荡,对我等臣子相比前朝有十倍优于,臣等自当为皇上忠心竭力,食君之禄担君之忧。”

“食君之禄担君之忧?好一句食君之禄担君之忧!”赵曙念叨着。

“陛下,臣有罪。”刑部尚书和兵部尚书听到这话立马又跪了下来。

“有罪!你们还知道有罪!”赵曙起身彻底的咆哮,“就在四个时辰前,我赵家死了两个王爷,而且是在大宋都城开封!被别人灭了个满门!你们这些人,哪个不是手握权柄滔天?哪个不是威风凛凛无两?你们这些人加在一块儿就算今日-逼了宫也都会有九成胜算!”

“臣等不敢。”众臣子一听这话又跪了下来。

“今天是两位王爷死了,你们应该感到幸运,如果四个时辰前,这把刀是冲着你们来的,你们今天能站在这里的有几个?”

“太祖的江山是世宗的恩赐,虽承前人余荫得来,但也算得上是一路披荆斩棘磨刀秣马,到真没想到,这才不过百年,竟然有如此恶事在开封城发生,太祖的英灵还没消散呢!你们是想让他亲眼看着大宋被磨灭吗?”

“前些日子,我与母后发生一些口角,你们这些人就立刻拉帮结派!党同伐异!好好地朝堂非得被你们分成什么皇帝派!太后派!你们可真是厉害啊,我与母后生来就是让你们编排的吗?”

“现在好了,人家都敢在家门口shā • rén了!你们想一下,如果昨夜shā • rén的是西夏,是大辽,是大理,是吐蕃的那些杀手,你们又该当如何?一句臣有罪,就可以免除渎职的后果吗?”

一顿咆哮,金銮殿上寂静无声,愤怒之声回荡甚久。

静得久了,赵曙长吸了一口气问道:“兵部,守卫不严,巡逻不警,你可认?”

“臣领罪。”

“刑部,事后督办不力,这等大事四个时辰后一点线索都没有找到,你可认罪?”赵曙的声音让大臣们感受到绝望。

“臣——领罪。”

“好了,既然领罪,那么各自拖下去大打七十大板。即刻行刑。”赵曙一句话,直接让兵部和刑部两位大人差点晕死过去。

此时礼部尚书抢先站出:“陛下,不能打啊!”

“礼部,为什么不能打?我且问你,他们有没有罪?”

“有。”

“那我有没有处治他们的权力?”

“有。”

“既然我有处治罪人的权力,那么为什么不能打?”

“可是——”礼部实在不想看到自己两个老朋友死在这七十大板之下,那可是七十大板啊,哪怕是一个壮年也扛不住,更何况两个老人,可偏偏又找不到什么说法,情急之下,老泪纵横。

试问,这等情况可有人赶去安抚龙须?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