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近年关,街道上热闹起来,文化巷的两个路口左右两边早早挂上了喜庆的灯笼,笔挺的灯笼杆上还贴着对联。
巷子里每家每户出几块钱,把所有损坏的路灯通通换了一遍。
到了夜晚,巷道不再是漆黑一片,而是灯火通明,明亮的电灯套在写满福字的大红灯笼里,发出暖光,让人一走到这里,就觉得格外温馨。
仿佛灯笼尽头,便有人等着自己。
白日,一些院子里正在打糍粑。
他们先把舂米的石臼清洗干净,安放在平坦的空上,之后就用瓢把早就蒸熟的热气腾腾的糯米端出去倒进石臼里。
家里的女人把舂米的杵清洗干净。
两个腱子肉鼓起的男人各自拿着一个舂米的杵,用粗的那一头,你一下我一下的用力往石臼里面捣,还一边“嗨呦,嗨呦”的喊着号子。
像这种打糍粑的活动,向来不是一家一户的事,而是好几户人聚在一起。
韩勒没准备弄,他们家就三个人,但还是到对门帮了忙。
宿淼穿着厚实的军大衣,捧着刚从蒸笼里取出来的糯米尝了一口,软糯香甜,微微弹牙,带着滚烫的热度,刚咽下她赶紧伸出舌头吐了吐:“好吃,但团子中间好烫啊。”
“你慢点吃,当心把舌头烫起泡。”
韩外脱了外套,此刻身着一件薄毛衣。
他不紧不慢舂米,跟其他人那样喊号子加力量buff不同,全程都很轻松,洪旭阳舂了一会儿,喘着重气:“嗐,不行了,谁来替一下我,搞不动了。”
“我来。”
一旁站着的另一个邻居站起身,把棉衣一脱,手掌用力摩擦了几下,接过洪旭阳手里的杵。
韩勒又舂了一会儿,额头脖子上全是汗,他直接将毛衣也脱掉,只剩一件衬衫,大伙儿看他这么卖力,也赶紧嚷嚷:“让我来试试。”
不管多大年龄,不管男人女人,跟风找乐子的情况似乎永远存在。
不就是机械性舂米嘛,一个个仿佛找到了什么好玩的东西一样。
韩勒也不跟他们抢,退下来后走到宿淼那儿,两人都挺没形象,直接坐在石头凿出来的洗衣槽上。
跟家里的园子不同,好些人就是比较常见的几间屋子,顶多大门到正屋这一小块区域是空着的。
像洪旭阳家,就是典型的安南小院,正屋旁边就是水槽。
时下的人没那么讲究,这水槽既用来洗衣服,平时也会用来洗红薯这些……
不用时像小两口这样踩了坐了也是常有的事。
韩勒刚坐下,宿淼就趁其他人不注意,小手从后背探进他衣服里,摸了摸,汗津津的:“汗湿了,你赶紧回去洗个澡,不然容易感染风寒。”
“……风寒?”韩勒故意逗她。
宿淼哼哼两声,没好气瞪他一眼:“风寒怎么了,我就不乐意说感冒,你能咋?”
这话不知跟谁学的,她从前可不说“……咋”这样的句式。
韩勒轻笑,捉住她的小手。
大掌轻轻捏着她莹润白皙的手指,一副你无理取闹的表情,贱嗖嗖说道:“看,看看,我还没说什么,你就扣大帽子了,我这不是想夸你有文化吗?”
这话说得宿淼哭笑不得。
娇嗔着推他,将毛衣和外套扔在他身上:“赶紧去。”
“洗什么,我身体好着呢,风一吹汗就没了。”韩勒套上毛衣,还特把脸凑过去:“瞧,两分钟不到,干了。”
说罢,又将宿淼同款军大衣套上。
两口子长得高挑,也挺瘦,长手长脚的,那脸蛋,那气势就跟邻里邻居不一样,换句话,长得就洋气。
这会儿跟大伙儿一样,没形象的蹲坐在水槽上,再奉上经典农民揣,嘿,真就接气了。
看得洪旭阳都笑个不停:“我说,你两口子能不能别这个动作,怪搞笑的。”
尤其是配上韩勒那飞扬桀骜的眉毛,特别引人发噱。
韩勒白他一眼:“关你屁事。”
洪旭阳:“嘿!韩勒你——”没辙,他扭头看宿淼:“弟妹,你看看他什么德性,有跟老哥哥这么说话的
吗?你得管管啊。”
宿淼眉眼弯起,咯咯笑出声。
再敛起表情,仿佛从洪旭阳手里接过了重大使命一样,正儿八经道:“嗯,我回去就给他大刑伺候!”
韩勒飞了个眼神过去,似笑非笑。
宿淼赶紧咧嘴,讨好眨眨眼,故意装得又软又嗲:“不可以吗?”边说还边直起腰,把没什么弧度的肚子往前一挺。
看得韩勒好笑又无语。
这丫头以为自己拿着尚方宝剑呢,使劲蹦跶。
他拉扯着宿淼脸颊上的软肉,笑眯眯道:“唷,挺得意啊?吃准了我不敢动你是吧,宿小喵,几个月后咱们再算算账。”
宿淼脸立马垮了,刚想说大人不记小人过,转念一想,几个月呢,还好长一阵子,她还可以耀武扬威大半年,至于半年后……韩勒肯定早忘了。
顿时又抖起来了:“哎呀,你说什么啊,我听不懂。”
那眉飞色舞的模样特别活泛,也特别欠揍。
韩勒不知道别人家妻子怀孕后是什么状况,但他家这姑娘,揣了娃后愈发幼稚,好像要把没闯过祸的幼年时光弥补回来,翻天倒,频频伸出试探的小爪子,时不时挠他一下。
好玩得很,他心里还莫名怜惜。
“哼哼,听不懂就算了。”他摸了摸被厚袄子遮住的肚皮,又轻轻拍了拍:“闺女,你妈妈这么傻,不会也把你带傻吧,哎。”
气得宿淼双颊鼓起似河豚:“她傻也是像了你。”
“行行行,随我。哎,舂好了,走,去看看。”这一撩一灭,当真娴熟,宿淼真就被转移注意了,乖乖跟着他往中间走。
几家人已经围成一团。
女人们到堂屋里拖出几条的长凳,一个男人扛着直径约有两米的簸箕放在凳子上,其他人又把凳子搬出来,围着簸箕摆好。
洪家奶奶手里端着一小盆面粉,均匀的洒在主编大簸箕里。
等舂好的糯米被端到桌上时,其中两个人就一人拿一半,在桌上揉一揉,然后再用手拧成一个个圆球摆在桌上。其他人就七手八脚的你一个圆球我一个
圆球的拿过去,摆在桌上,在手上抹点蛋黄,用手掌在圆球上用力往下按。
由于舂好的糯米圆球弹性很好,需要不停的按,按几下翻一面再按,直到按成圆饼状才算好,接着才放入旁边凳子上摆着的竹编大圆簸箕里。
小两口也洗了手来帮忙。
宿淼学着他们的动作,没按几个两只胳膊就酸得抬不起来了。
但她还是玩得不亦乐乎,脸上,手上沾满了面粉。
约莫弄了快两个小时,所有的糍粑都捏好了。宿淼以为马上就能吃呢,就见一个大叔拿着一张涂满蛋黄的塑料纸盖在圆圆的糍粑上。
然后跟另外一个人一起把另一张八仙桌倒扣在上面。
“啊,洪奶奶,还不能吃啊?”宿淼有些震惊。
洪奶奶一愣,被逗乐了:“要想让糍粑快速成型,变得又圆又薄,就要拿东西在上面压一晚上,明天就能吃了。”
说着,就有两个人抬着一张八仙桌从门外走进来。
直接把桌子倒扣在塑料纸上。随后,还找了几块砖头或石头压在桌子上。
宿淼第一次参与这种几户人一起的集体活动,觉得有新奇又有趣,第二天吃到自己亲手捏的糍粑时,那种幸福感将胸腔挤得满满当当,都快溢出来了。
到年关前一个礼拜,韩勒还每天到公司。
一直到了大年二十六,给所有员工放了假,他跟沈艋两人查看了项目进度,又仔仔细细检查了账本,确定分账无误,韩勒就要回家。
没想到沈艋叫住了他。
韩勒回身,没懂他脸上的纠结到底是为了哪桩:“还有事啊?快说,老子还得到北大街买脆皮鸭呢,那家鸭子去晚了就买不到了。”
家里还有个小祖宗呢。
沈艋先是哈哈大笑,说你小子也有今天,随后肃着脸,说道:“我想搞点别的生意,来钱快的。”
他们目前拥有的贸易公司主要就是程控交换机,但因为韩勒想要不被人卡脖子,这半年大部分利润都被投入到自主研发里面了,沈艋遇事果决,骨子里更敢赌,就像他当初在港城敢劝韩勒倒卖电器那样。
韩勒已经够狂了,但他更喜欢把一切都掌控在自己手里,在赌徒心理上,不如沈艋坚定。
而在十二月,就又多了两家代理香港那边的交换机,还率先打起了价格战,抢占了不少市场份额,韩勒还在稳扎稳打,将大笔资金投到研发中。
沈艋也了解研发进度,知道这些人没有止步不前,正在一步步接近目标,而公司的账面上也一直在赚钱,但他还是不太满意,他希望有更高的回报。
这不,他盯上了房产。
而要入局,需要的钱不是个小数目。
“如果我抽掉在公司的份额,你这边周转得过来吗?”
两人是发小,又没闹过矛盾,沈艋自然是先问过韩勒,在不影响韩勒的情况下抽走属于他的那笔款子。
韩勒沉默了一会儿,回答道:“年后我再回复你。”
沈艋点头,看韩勒表情有些凝重,似是想缓和气氛,打趣了一句:“这事是哥不道,以后需要帮忙,上刀山下油锅我绝对不说二话,你小子可别恨上我啊。”
韩勒挑眉:“我是那种小心眼的人?行了,等我算好账,年后再跟你说,现在呢,我得赶着给我家那小祖宗买吃的。”
沈艋:“看把你得意的。”
韩勒:“有媳妇确实了不起,我还比你更早有小闺女呢。”
不管别人说什么,他就认定了是闺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