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就是说,社会地位提升,王家自此改换门庭,摇身一变,从普通的商人户变成了士。
虽然是最小的一块石头,但是也是石头了,不是泥土了。
原主的亲爹王大富够厉害了吧,凉城无人能及的财富,可是社会地位却不高,甚至不如农民。
他也铺路架桥换过陈呆呆小胖子向来是清瑶的挂件,他爹面都没露,直接收拾了行李并五串铜钱一块儿塞到了赵家村,就走了。
可怜陈呆呆小胖子对着自家马车,可是他八个儿子都不争气啊,一个考上的都没有,唯一的假儿子还让他给断绝关系了。
花国虽然没严苛到农民之家许穿紬纱绢布,商贾之家只许穿布的程度。
但是“三教九流”之中,商人的地位也只是排在了九流的最末一位……
就说商人是不准参加科举的,三代之后才可以这一条就限制了许多商户改门庭。
清瑶能成功,是多方面计算得来的。
商人有钱,有钱可以捐官,但是是末等的员外之流,可以毫不客气的说,这职位就是专门给有钱人准备的。
朝廷需要钱,他们需要名,但是捐了钱,见官仍然要跪,也没有保障,所以就是图个名。
想获得个考试名额,更是难如登天。
因为哪怕你捐了大半身家,可是钱又不是给百姓了,想让百姓们发自肺腑的夸赞你,除非你给他们钱。
所以铺桥修路就成了商人们的善举首选,可是有了名额,还是要靠自身去考试,朝廷多高兴啊,就出个名额,还不用徇私一员,后边是一眼望不到尾的带棚的板车慢悠悠地在后边跟着。
光赵家村一众人出行,就足足租了赵家镇所有的马车,因为马没了,后来只能用牛,整整齐齐的四十架牛马车浩浩荡荡。
王汝海脸色十分差,自己家里比不得韦家麟他们三人也就算了,毕竟不是家里有钱就是上头有人,可是竟然连王来金也比不上。
比不上也就算了了,毕竟如今的王来金不是一穷二白的需要义父接济的那个了,他以前敢甩脸子,现在可不敢。原本想着赞助一批衣服给人穿,后来一想,咱们走的是高端路线,很多人觉得跟百姓们穿一样牌子的衣服掉身价,这个问题,你们有办法解决吗?”
还真有,有一个掌柜站了起来,“少爷,您再开一个布庄店吧,咱们自己染出来的布,不易褪色,花纹又好看,一些瑕疵品都快堆积成山了,咱们就专门来出来卖一点把。”
清瑶考虑了一下问其他人,“你们觉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