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打开了是一大块猪头肉,孩子们“哇”了一声。
陈母笑意盈盈,“这猪头肉来的好,明儿祭祖显然是有拿的出手的了。”
陈佩兰又拿出了一匹布,那色彩娇嫩,十分趁小姑娘,不用说也知道给谁的,陈佩兰素衣素食守了三年孝,这出了孝没几天,人家就巴巴的松了这么好看的布来,喻义还用说嘛。
众人皆是高兴地直笑,把陈佩兰羞的不行,显然是卫家不久就会上门迎娶了。
最后一个礼盒打开的时候,光是那盒子就叫众人一阵惊呼。
上面刻着迎客来的徽标,旁边还画着一个小胖子的人,正往嘴里塞着吃的,仔细一看,不正是吃着花点的嘛。
“这是迎客来家的点心?”
大家都没见过这点心,只是听说过。
陈老头给人家送馒头的时候,听人说过,这花点色香味俱全,入口即化,软糯爽口,就是供应十分少,价钱也昂贵。
区区小孩子拳头大小的糕点,四个便要几十文,这分量还不够一个孩子吃饱的。
没想到眼前就有这么一大盒子花点。
“这得多少钱啊?得有半钱银子了吧。”
陈老头喃喃自语,又觉得亲家这节礼可太贵重了,想叫儿子送回去,却又迟疑了。
一是天色已晚,二是,家里的孩子都围在这盒点心旁边,孩子们眼巴巴的看着。
孩子们也懂事,不出声讨要,只是一边吃着手指,一边目不转睛的看着。
陈老头摸了摸大孙子的头,最终叹了口气。
“既然是亲家送来的,我们算是借了佩兰的光了,佩兰,我可给你侄儿侄女分着吃了啊。”
陈佩兰抿嘴一笑,也不戳破老爹纠结,便应道,“既然借着我的光,侄女侄子吃的,我爹娘跟兄嫂也不能错过了。”
陈家哥哥兴冲冲地点点头,“吃得吃得。”
陈老爹一巴掌乎他背上,“就知道吃吃吃!”
陈家哥哥委屈巴拉的,“爹,你怎么总说我,是妹妹让吃的。”
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俱都笑了。
有人为此欢喜,有人却为此既欢喜又愁……
阳城的一个小姑娘委屈巴拉的看着大家在屋里吃着饭,时不时的冲着一桌人喊一声,“好了没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