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看朱有志生得是人高马大,但其实年龄比刘胜还要小一岁,所以管刘胜叫哥。
安顿好房间住处,刘胜寻了一间酒楼,推杯换盏之间,记忆不断浮现,也与朱有志逐渐熟络起来,生疏感消减不少。
“有志啊,你怎么进了守夜人衙门?说实话这可不是什么好差事!”
私底下,刘胜说了一些真心话,进了守夜人衙门,那是拿命搏前程,除非三十岁之前能晋升为真正的守夜人。
三十岁之前出不了头,整个人不死也废了,但除妖的事,越努力越危险,这几乎成了一个死循环。
朱有志家庭条件应该还可以,干点啥不行?犯不着搏这种出路,再说万一出个意外,父母家人怎么办?
谁知听了刘胜的劝诫,朱有志苦笑道:“胜哥,我没有家人了!”
原来这几年,朱有志家里出了重大变故,父母相继病逝,虽然留下了一些遗产,但人却倍受打击。
有志一下变成了没志,人生陷入低谷,终日在村里瞎逛,游手好闲,也不知道要干点什么。
终于有一天,朱有志稀里糊涂的跟着村里的几名青年,报名了守夜人衙门,本想着闲着也是闲着,就当散散心。
没想到朱有志天赋异禀,有膀子力气,头脑也灵活,能读书识字,经过一系列的选拔测试,成为全村唯一一个留下来的人。
这就是无心插柳柳成荫,了解了来龙去脉,刘胜也不好说什么了。
看着朱有志这副身板,心想或许人家还真是干这行的料呢?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际遇,也不好武断的说人家不行。
拍了拍朱有志的肩膀,刘胜叹道:“好好干吧!”
由于明天还有事,二人喝的差不多也就回去了。
回到家中,朱有志又拉着刘胜本问一些除妖的经历。
刘胜来就睡不着觉,这次好歹有个说话的人,又聊了半天,直到对方哈欠连连,才各自休息。
第二天,刘胜早早带着朱有志从衙门领了两匹马,二人骑马赶往褐石村。
褐石村位于平安县的最东端,距离县城数十里,是一座临海的小渔村。
二人快马加编,奈何骑得都是县里的劣马,速度实在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