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皇观可不是在皇宫之中,不像皇宫大内有着森严的守卫。
如果皇帝出宫的消息落在某些有些人耳中,埋伏刺客,铤而走险,那就相当危险了。
这个消息肯定不能传播出去。
洛秋风愿意向他传递这个消息,也是负了一定的风险的,大概还是看在他今天表现可以的份上。
他深深的吸了一口气,控制住了自己的情绪,然后向洛秋风表示歉意:“桐庐先生,刚才真的不好意思,太过激动了。”
洛秋风道:“我们读书人要养气,要做到泰山崩于前而面不变色,你还是要提高自己的养气功夫。”
柳青站起身来,很认真的向洛秋风做了一揖,道:“桐庐先生说得对,我以后一定要注意。”
洛秋风这才满意,然后压低的声音对他说道:“虽然不能确定,但是bā • jiǔ不离十。我是听礼部的崔侍郎说的,他是那一场诗会的召集者之一,他说那实际上就是皇上的意思,还要我这段时间准备一下有关端午的诗词,要是被皇上看中了,以后的道路就要通达很多。”
写的诗词能够进入到皇帝的眼中,对于读书人来说,那是莫大的荣耀。
更为重要的是,仕途也会因此变得通达。
说完这些,他又问柳青:“你可曾学过诗词?”
在几百年前的科考中,会考律诗,诗写得好不一定会高中,但是诗写得不好,那基本上就中不了进士。
后来改成八股文了,考场不再要求写诗,很多读书人也就不注重这个了。
毕竟一个人的精力有限,学得太杂了就不精。
很多著名的文人都是高中进士之后才开始学写诗,或者是科考无望后才开始学写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