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是夫人外交啊。很多时候男人不好意思的事情,女人去做,更是方便。
贺六浑内心很是感动,突然想到一件事情,说道:“昭君,我想最近找个地方,做点事情。”
没有办法,除了军务,老婆大人哪一点都比自己强。
昭君奇怪道:“是和上次那个卓力帆一样吗?”上次冶铁,夫君带来的人搞的东西让娄记铁器坊一举成名,供不应求。所以昭君对于自己夫君的想法当然是百依百顺。
“不仅仅那样,还会有剧烈的响动。所以最好是离开城池,但是又要安全,不能被贼匪打扰。而且还要隐蔽,不能被官府知道。”贺六浑说出来都觉得不可能做得到。这么多附加条件,在这样的时代哪里去找?
“夫君,你说的是娄家堡吧。我好像没有告诉你这个地方啊!”昭君奇怪道。
什么,真有这样的地方?贺六浑大为惊讶。
这就是贺六浑的稀里糊涂了。在北方,汉魏之际,战乱严重,原先的乡官系统早已荡然无存。避居山林、流亡边鄙的士民百姓,聚合一处,相结相保,组成了大大小小的坞堡。当时的坞堡数量之多、规模之大、内部组织之严密都大大超过前代。南北朝更是如此,特别是十六国的混乱之后。
这些坞堡具有坚固、周密防御设施和功能的城堡式建筑,俨然一座小城堡。《资治通鉴》胡三省注曰:“城之小者曰坞,天下兵争,聚众筑坞以自守。”都有坚固的围墙和高大的碉楼,显示了其聚众自保的特征。东汉末年“时汝南葛破贼万余人攻(许)褚壁”,许褚率众御敌,“贼不敢进”。坞堡中的大多数为同族者,上有宗主。也有大量的其他投靠民众。坞堡建筑规模宏大。坞堡的规模,各个时代和各个地区不尽相同,少则数十家,多则上千户,甚至数千家。
战乱的时候对平息叛乱有功,自我防御能力强,而且对所在地区有经济开发的功能。这样的坞堡势力强大,自治能力强,如果国家的政策对其不利时,容易形成地方割据势力,独霸一方威胁中央统治
娄家坞堡就是这样的一个典型。坐落在桥架山上,四面绝崖,唯两道可上,皆险峻,山上周廻可二里,有林木池水,人田种于山下。从东晋末年开始大乱,就整族人登此避难,守之经年。远近百姓闻讯,相互传言,纷纷携幼扶老,归之如流水规模很大。娄家宗主带领坞众进行农业生产,开发荒地,耕而后食,人民化从。不然,娄家的崛起哪里有那么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