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像学生时的我们,忽然间决定要发愤图强,当打开电脑之后脑子里只有游戏。
赵构沉默了一阵,问道:“正甫(杨沂中的字),你来说说,这议和之事该当如何?”
杨沂中面无表情,朝着官家作了个揖,说道:“议和该是相公们讨论的事,臣无甚看法。”
赵构说道:“朕又不是让你参政议政,就当你是一个普通百姓,一个普通士兵,说一说你的想法?”
杨沂中说道:“臣觉得那李申之说得有点道理。要议和,只有当咱们的刀架到对方脖子上才是最好的时机。等到对方的刀架在咱们的脖子上,定会吃亏。”
赵构问道:“正甫跟金人交过手,要是再上战场,你有几分把握?”
以长斧士大败金军“拐子马”的,正是今年年初之时杨沂中在柘皋之战中的杰作。他能坐稳禁军三衙,其自身很有两把刷子,战阵之上不输韩世忠。赵构问他,也是想看看领兵大将们对议和是什么看法。
杨沂中想了想,说道:“若是沿淮河布置防线,臣可以阻敌于域外。若是想要收复汴京,请恕臣无能。”
赵构说道:“这么说,你也认为当初不该撤军吗?”
杨沂中噗通一声跪倒,额头扣地,说道:“臣绝无此意。”
由不得杨沂中不紧张。他要是接住了赵构这话,就是承认了让岳飞班师是错的,也就是在质疑官家。
如果硬要映射,他说的“刀架在对方脖子上”,可不就是说岳飞兵临朱仙镇的时候么。等到“对方的刀架到自己脖子上”,不正是说现在么。
一攻一守,形势为何发生这样的转变,是他杨沂中能置喙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