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于阗国也被靖难军打怕了,若是靖难军一直强势,于阗国也不会跳反,柳天成这点自信还是有的。
只是,柳天成的志向不是仅仅统一西域这里,他是要打遍天下,征服全世界的男人。
打完西域之后,早晚会带着大军主力离去,到时候留在这里的于阗国怎么办?
与其到时候再派兵清洗,不如这时候顺路征伐了,还能依托于阗城为后勤中转站,降低自家军队的后勤转运风险和后勤运输中的物资损耗。
而想要有一个稳定的后勤中转站,就必须彻底清洗一遍于阗城,如此才能令人放心。
即便于阗国真的答应柳天成的要求,放下武器开城迎降,柳天成也会将于阗国的权贵打包迁移走,然后把于阗国族青壮武装起来充作炮灰送往前线,让于阗国变成一片‘净土’。
只可惜,于阗王和他的臣僚不傻,明显不打算放弃抵抗……
至于疏勒国,由于国民太过佛系,连武装成炮灰都没有必要,精挑细选一些歪瓜裂枣充入忠柳军,补充忠柳军部分战损后,就再也榨不出什么能战之兵了。
疏勒人不是不愿意为靖难军战斗的问题,而是他们压根不能打!
否则,疏勒国的人口比起于阗国少不了多少,怎么可能纠集上万军队,还需要拉上出家人?
正因为疏勒国足够佛系,所以柳天成能接受疏勒国国民的跪降,并让他们继续生活在故土之中,但却不能让于阗国的国族继续占据于阗城那片土地。
靖难军大军未至,于阗国的使臣人头先一步被送了回来,等到于阗王和满朝臣僚听到那个使臣随从,战战兢兢的说了柳天成的要求后,整个大殿都陷入到诡异的沉寂当中。
尤其是之前的主和派臣僚,更是面色惨白,却又不敢多嘴,如今抵抗靖难军可不是于阗王一个人的意思,上下于阗国人都已经被调动起来,为此不知道多少于阗国人放弃了家业拿起兵器,来到于阗城之中!
如果这时候答应柳天成‘无条件投降’的要求,没人能保得住开口之人……
“柳天成欺人太甚,我们于阗人上下一心,必然能让靖难军沉尸在于阗城下!”
过去了不知多久,终于有主战派的臣僚站出来打气,很快,大殿上到处都是声讨靖难军的声音。
很显然,柳天成不可能用几句威胁和一个使臣人头,让于阗国屈服,换做疏勒国的话还差不多……
双方的使臣来往并没有影响靖难军的行军征程,也没有影响到于阗国的备战流程。
数日的行军后,靖难军的先锋成功抵达于阗城外围的军寨卫城防线外。
于阗城可不是只有一座城池,这里原本是当年大唐颠峰时期改建的军镇,于阗城是核心,周围本身就有一套完善的防御工事。
想要攻打于阗城,首先要把那些隘口的军寨和于阗城四周的卫城打破才行。
在此期间,无论靖难军主攻那一座军寨卫城,于阗城内的守军都可以快速进行内线支援协防。
理论上,只要于阗城城内的守军没有死绝,这些军寨卫城就不会缺少兵力驻守。
当然,活人不是机器人,不可能一个个都跟系统士兵一样死战不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