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玄幻魔法>乱世风华录> 王当归(一百一十五)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王当归(一百一十五)(2 / 3)

什么是‘本源之力’?叶栀描述不出来。‘本源之力’更像是某种感觉,某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感觉。它脱离四大状态的束缚。

什么是四大状态?这个叶栀知道。四大状态,是构成梦境的基础。

构成梦境的四大状态,分别是:只有‘存在’的‘存在状态’,只有‘不存在’的‘不存在状态’,介乎‘存在’和‘不存在’之间的‘存在之不存在状态’和‘不存在之存在状态’。

元素,只在除‘存在状态’与‘不存在状态’外的其它两种状态下出现。

那两种状态,介乎存在于不存在之间。这使得它们内部,能够保留元素。

既然说到构成梦境的四大状态,叶栀想提一下自身所处的奇异世界。这片奇异世界,正处于‘存在之不存在状态’中。

其中,奇异世界由存在面与不存在面构成。这两者有互通的媒介。

什么是存在面?什么是不存在面?

存在面不好定义,但它能包含一切存在物。不存在面也不好定义,但它能包含一切不存在物。

这存在物与不存在物,即是生灵们通常理解的可感知概念与不可感知概念。

但这所谓的可感知概念与不可感知概念,若按叶栀的某种超越人类认知的标准来划分,叶栀会把它们全归属于‘存在’,而不会把它们中的某部分,归属于‘不存在’。

为什么叶栀要这么做?他还想举个例子,来解释自己的划分原因。

例如:奇异世界的人们,通常会认为,那些已消失的不可感知概念,将不会继续保留于奇异世界。他们会认为,那些已消失的不可感知概念,将去往包含奇异世界的,更加宽广的世界,比如人类虚构出来的天国和地狱。天国和地狱,就是那种包含了奇异世界,还比奇异世界更加宽广的世界。

叶栀想用这个例子,解释自己的划分原因。

在‘存在之不存在状态’下,世界是唯一的。有且只有一个世界,那就是奇异世界。

除开这个奇异世界,根本就没有其它的世界。

已消失的不可感知概念,不会离开这个奇异世界,而是以一种超脱人们认知的存在,类似于‘没有雪的小雪人’,出现于奇异世界的存在面上。

人们的认知有局限。他们无法准确意识到已消失之不可感知概念的存在。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