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家户户围坐在简陋的桌椅上,醉饮美酒,畅叙家常。
那一天,小孩子能够尽情地喝起自家新酿的甜酒。
这种由糯米发酵而成的米酒,甜怡中带着少许的酸涩,酸涩中又夹杂着长辈们特意给予的宠溺。
纵然甜酒度数低少,小孩子也还是会喝醉。
喝醉后的他们/她们,大多满足又乖巧地趴伏于桌面上,披着黄昏的日光,静静地听长辈们讲那远在村庄之外的不幸时代。
那仿佛是留存于故事中的不幸时代。孩子们的小脑瓜中,想象不了那些悲惨的画面,只能凭着模糊的理解,去剪接,去拼凑。
一不留神,时代画面就会转成胆小害羞,却又爱张牙舞爪的萌性小怪兽,偷偷将孩子们带入温暖甜蜜的睡梦中。
孩子在熟睡,酒席在继续。
一两个时辰后,黄昏落逝,暗幕逼压。
此时,夜已黑,大人却未尽兴。
他们会撤下酒菜,换上灯火,茶水,瓜果,烟草,纸牌,骰蛊麻将等物,陪着同样未尽兴的客人,继续着方才的话题
微醉的妇女们,会把自家还在熟睡的孩子们,或抱,或搂,或背,或夹,一个不少地全带回家。
安顿完熟睡的孩子们,妇女们会在大姑小姨们的催促下,走回晒粮场。
谈天,打牌,搓麻,摇骰等,是大人们今晚的消遣活动。
小村庄的人,不赌钱,也不赌物。
赌具在他们手里,仅是一些调节生活氛围,增进邻里友谊的物品,跟茶杯烟杆差别不大。
大半夜的时光,就在这样美好闲适的日常中流过。
大人们也跟小孩子一样,在悠闲欢笑的日常氛围中,忘记了还近在眼前的不幸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