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十四章(2 / 4)

虽说人类与妖修多少有些龃龉,皆由“非我族类”四字而起,时常有些小摩擦,但并非不死不休的死敌。

仙界与妖界相争,比的是千年来哪族最是人才辈出,终有一日成圣成神,登天梯而飞升,而不是争一夕之长短。

这些分际,仙门师长心中清楚,但世间总有些半罐子水的散修道士,或是连入室弟子都混不上的,喜欢在人间作威作福,受四方香火,以捉妖除鬼为生平第一要事。

能在这些人眼里露出行迹的,多是些低等的妖修,在人间作恶犯了天条,于是撞在这些道士手中,也是因果报应,两族少有人会过问。

偏偏这些道士混迹在人间,最为世人所熟知,于是世间关于修道人士的话本传奇,多是以这些捉妖道士为摹本,千百年流传下来,道士捉妖的印象早已根深蒂固。

装神弄鬼的道士也应运而生,走街串巷地偷窥他人门户,挑唆些耳朵子软的人,骗些钱财。

更有些可恶的,甚至做出指人为妖、硬要除妖不成反而恼羞成怒害了无辜性命的行径。这等丧尽天良之辈则无需惊动修仙界了,人间自有律法处置。

虽说这些道士大半都是没有真本事的,但偶尔也有一两个厉害些的角色。

子贤此趟下山,同行的有位师叔,乃是半路投师的散修,此前也是个捉妖捉鬼的道士,上了衡山仍是一副暴脾气,同门无人愿意与他来往,他也嫌山上呆得郁闷,最是好管人间闲事。

子贤的来信中提到,师叔在临水镇一处民宅发现了妖物,定要除去方肯罢休。沐兰泽按图索骥而来,正好遇上了有杂货铺老板指路的寒霖。

原来如此。小寒眼力过人,早已瞧出那妇人的修为不同一般,并非将衡山的老道士放在心上,于是略过此节,随口问道:

“话说你那师侄,那日一去不回……怎的,是衡山不认你了?”

沐兰泽闻言,面色微寒,却不是被他的言语刺的,而是想起子贤所言,晔华离开清扬道观,衡山弟子皆往相迎,于是临水镇中只余下子贤二人,无人帮他相劝师叔。

那位爆脾气道士,沐兰泽是认得的,若说无人愿意搭理他,也在情理之中。

然而,子贤那日寻到他后并无耽搁半刻,同门竟是不愿等上片时,就这么撇下他离去了。何时起,先掌教的唯一亲传弟子,在衡山上也成了众人排挤的边缘角色了呢?

七年前云游之际,乍闻师兄死讯,此事一直压在沐兰泽心头。从那以后,掌教之位空悬七载,长老们多番相劝沐兰泽,然而他无心于此,拒不接受。

子贤是他师兄的嫡系传人,修为尚浅,从未在长老的人选范围内,然而他在衡山的待遇,并没有因为师兄的离世而稍有改变。

不想匆匆数月,衡山当真改换了日月。

沐兰泽目光微凝,前世师门,此生与他再无干系了。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