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江花月夜能得后世文人赞颂,到如此横绝的程度,只有一个原因,这首诗确定是太狠了,境界文笔都非同一般。
所谓的孤篇压全唐,并不是说这首诗无人能及。只是从某种角度来说,春江花月夜的特点是极其鲜明的,显得格外耀眼。
好似让人亲眼目睹了春江花月夜!
所以严谨些说,盛唐诗篇中,在描绘江月这类题材的作品里,确实没有能超越这首诗的,这是妥妥的王炸无疑了。
原本在这等诗会,用不上如此王炸。
但他将选择权交给李丽质,她说要极品,那他就写出来好了。想必这首诗在此面世,会再度给长安城带来恐怖震撼。
春江花月夜的作者,张若虚存于后世的,仅有两篇诗作,可谓稀少无比了。
看着陈珏写诗,李丽质却有些疑惑:
“你这字为何写得这么小?”
陈珏边写边说:
“我这首诗,可不止四句八句,等我写完之后,你自然明白缘由。”
李丽质还是很自觉的,既然陈珏已经解释,她并未继续追问,而是悄然看着陈珏写下字迹,心中将之默默念诵: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仅仅开头四句,便让李丽质呼吸一滞,这是一种能够触及人心的句子。
所有字都很普通,但是以独特的序列组织在一起,就会变得非同一般。连李丽质也说不清为何,可现实确实是如此。
很多词语,早被前人写烂了,但在陈珏诗句下浮现的,却是另一幅截然不同的场景,所有的一切都变得立体细致了。
“好美的诗……”
与此同时,李丽质情不自禁的赞叹。
毫无疑问,她已经从诗句之中,看出了非凡的美丽,这就是文字的神奇。
而后继续下去。
“……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这不只是美景了,更是描绘了人生,好似在询问月色,又似询问时光。
从开头到此间,一句句的惊艳,令李丽质情难自抑。若非他还记得自己已经化妆,并且是在外头,恐怕已经扑上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