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啊,估计有那个世界的十分之一,当然也有可能不到百分之一。”
“我记得那是十年前,我再也没有梦见那个世界的时候。
冥冥之中我觉得上天让我梦见了这个世界,告诉了我这些高深的知识我觉得自己不能辜负了上天的期望。
但是你应该知道,我老爹就是个直肠子。赞扬的话就是清廉,但是说不好听的就是迂腐脑子。
我清醒的那会儿我家里虽然算不上是苦寒,不过家中也并没有闲钱。”
“值得一提的是当时我姑姑,也就是王美人诞下了刘彻。陛下一高兴就给了我父亲封侯赏赐,虽然爵位当时被周丞相给搅黄了,不过赏赐却是实实在在的落在了我父亲的手里。我起家呢也就是因为通过这些赏赐。”
王允说着这些思绪又仿佛回到了当年自己刚从李氏手里的到王家的掌权一般。
“我记得我第一次和我母亲回到槐里的时候,那会儿农民的田间在我看来收成十分少,不过农民却是都幸喜的大呼好收成之年。
也就是从那时起我觉得我应该为大汉做些什么,总不能浪费了自己脑子里的东西。
说来运气也好,当时我们在槐里不远处的山间找到了一个盐矿,产盐量也还尚可。
我通过自己脑中的只是第一次练出来了这个时代从未出现过的精盐,当然我的发家以及改变大汉的起步就是从这里开始的。”
“精盐产量很多,我一步步的将他们买到外郡。不过能运出去的量很少,知道三年后陛下推出百姓可远走他乡从商我的商铺迎来了第一春。”
“五岁那年我为陛下献上了不少新式农具以及纸张还有一些乱七八糟的,因为这些我得到了封侯之赏。
作为大汉最年轻的侯爷我知道这只是我的开始。”
“从那时起我每夜都会在纸张上记录下我脑中的那些知识,因为我怕时间长了自己会忘记,所以我就把他们都写了下来。”
“六岁的时候我认识到如果凭我一个人去改变大汉基本不可能的,所以我创建了学校。
提倡有教无类,只要是想学习的孩子都可以到我的学校就读。
因为一开始我还算富裕,因为我买盐都积攒了两年的银钱。可是随着学校的扩建以及那些工坊的投入没过多久我的钱都花的差不多了。
后来学校自然也改成了收费制,穷人家的孩子想读书没钱可以写欠条给学校,至于富人家的孩子只需要交付相应的学费即可。”
说到这里王允脸上不太自然,他可是记得自己当初创建学校的不容易。
除了一些本就在槐里的属于王允自己食户别人可是一点都不希望自己孩子入学。
“八岁那年随着我的新产品不断问世并且广受世人的喜爱,所以我的财力进一步扩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