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玄幻魔法>此岸乾坤> 第四章 李乙顼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四章 李乙顼(1 / 2)

顼者,从王从页,头戴王冠。

乙者,天干第二,居次之。

以乙者掩盖顼者光辉,只愿你能平安一生。

...

中国历十三年,秋,午后

残暑未消,秋意已至,空气中透着微微的凉意,那一抹秋风吹落着金黄的树叶,叶儿随着风飘啊飘、飘啊飘,就在即将落地之际...

“呼~”

沸腾的人气又把金黄的叶子吹上了天空。

“这不是张夫人吗?小店新上了几批丝绸,有产自西川的真丝,也有来自之江的绸缎,恰好是一个做纱一个做裳,张夫人可请进瞧着。”

“走过路过的看一看了,江南的上等胭脂、水粉,各位夫人小姐过来瞧一瞧吧,呀,夫人貌美,已是沉鱼落雁之姿,但用了我家的东西,便是稍加点缀,以绿叶衬红花,更显您闭月羞花之色啊。”

街道上,商铺迎客、小贩叫卖,热闹非凡。

今日的白帝城已非昔比,对比十年前那座寂寥、破败的古城,现在的白帝城,已然成为了蜀道上的经济中心,是连接着蜀地与外界的一座重要城市。

金黄的叶子被鼎沸的人声托着在白帝城上空飘了一圈。

终于是找着个缝钻了下去,飘飘然落向了护城河,不对,应该是青鸾河上。

那被李燡一手划出的护城河,此时已成为了城内的重要经济圈,命名青鸾河。

在白帝城十年的高速发展下,南北蜀道被打通,人口极具膨胀,农村被城市吞并,四方游商、旅人纷纷落址于白帝城,选择在这里做生意,成家立业。

白帝城的人口已从中国三年的八千六百七十七户,增长至了现在的两万四千一百五十四户。

当然,这还只是登记在册的,数字不能保证百分之百的准确,但在这个基数上,只会有多无少。

不得已,为了城市的发展与扩大,何进受人指教,竟拆了城墙,围绕青鸾河畔,打造出了堪比金陵十里秦淮的繁荣之地。

随后拓城数里,至今白帝城的三方边际都还在修建当中,甚至于南边的城门更是到现在都还没定下来。

“咦”

青鸾河上,一支朴素的小船慢悠悠的游着。

一片金黄的叶子落了下来,刚好砸在了船头孩童的脑袋上。

“妈妈,秋天到了诶。”孩童摘下脑袋上的树叶,回头看向船舱里的母亲,嘴里发出了清脆的笑声。

“是啊顼儿,秋天到了。”周沁如从船舱中走出,来到儿子的身后,掀起披风将他揽了进来。

棉质的披风很暖和,只是边角上的毛绒弄的李乙顼有些痒。

他挪动了一下身子。

“江上冷,不要调皮。”

“痒。”

李乙顼委屈的抬头看向母亲。

周沁如笑了,她轻轻的揉了揉儿子的头发,拍着他的肩膀,母子俩回到了船舱内。

一旁的丫鬟小环伺候着主母摘下了披风,放到一旁。

白天的青鸾河不是很热闹,只有装着菜或者水果的船只在河面上游荡叫卖。

所以相较于晚上,白日里的青鸾河面要凉上不少,再者说现在已经入秋,不多穿层衣物,很容易染上风寒。

“少爷在外面站了那么久,喝杯热奶暖暖身子吧。”

船舱的空间足以容纳七八个人,所以在只坐了三个人的情况下,空间很富余,于是在中间还架了一小堆炉火,上面热着新鲜的牛奶。

“嗯,谢谢小环姐。”

李乙顼乖巧的点着头,虽然相较于热牛奶,他更想要来一口冰镇的果汁,但年轻的孩子可不会笨到在母亲的面前提出这种愚蠢的要求。

绕着青鸾河,从北门划到了东门,在外城,也就是青鸾河的外侧上岸,青鸾河的内侧被称之为内城。

“宋伯,我们至少要两三个时辰才回来,估计得晚饭后,你若有事要办、想要走动,便随意些,但千万别忘了时辰,务必在我们回来之前到。”

扶着夫人少爷上岸,小环对着船夫老宋叮嘱着。

“我知道,我知道,放心吧,我没什么事要做,就在这候着。”

“那就好,前些日子的老刘就趁着那点功夫给他儿子买东西去了,还叫夫人等了他,主人心善,不愿责罚,但规矩在那,老刘也是被罚了七日的月钱。”

小环提醒着,余光瞟着夫人已经迈出了一只脚,赶紧丢下船夫跟了过去。

...

“夫人”

“夫人”

“小少爷”

过往的路人见着李家母子,不由一一弯腰行礼,站直后还双手合十祈祷了一下。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