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过了报纸好一会儿,李乙顼才想起来说谢谢。
“没事的,小少爷。”城门兵对着李乙顼和蔼的笑着,随后他有些激动的看向了周沁如。
“您好夫人,我叫谢安,是东城门的兵长,见过您好多次了,十年前您才来白帝城的时候,我刚好就在北城门守门,一直都没有机会和您交谈,道一声谢。”
谢安紧张的抿了抿嘴唇说道。
但周沁如也在死盯着城门外发愣,还是儿子摇了摇两人紧握的手,周沁如这才回过了神来。
对着谢安礼貌的僵硬一笑,随即说道:“没关系的,我想我和顼儿还是不站在这阻碍交通了,谢谢。”
因为周沁如母子站在城门内,导致城门两边无一人敢从中经过,大家都堵着呢。
周沁如忙是拉着儿子,穿过人群,顺着来时的路往回走了去。
小环在身后紧跟着。
虽然是好像发生了一些意外,但周沁如却并没有选择回家,因为过程还没有结束。
什么是过程?
过程是一种需求。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当有一回周沁如一连半月都不曾出现在人们面前时。
自发组织的人们聚集到了李府门前,希望求见周沁如,在周沁如不见的日子里,百姓会担心她,她好像在不知不觉中,已经成为白帝城内某种精神的象征了。
于是后来,久而久之,周沁如就养成了一个习惯,每隔个七八天,她就会到城里走一圈,不为其他,只为让百姓们能够安心。
没有回家的周沁如去了迎客楼,东门有名的酒楼。
跟着小二上了二楼的老位置,唯一的一个单独包间,用几个屏风隔出来的。
“还不到饭点,先上些茶水甜点吧。”小环吩咐着小二。
而周沁如正有些恍惚的坐在椅子上看向一楼。
一楼的大堂里,一老先生正在说着评书,周沁如好像是在听,但又好像是在想别的事情。
“夫人”
“夫人!”
一楼里的食客发现了周沁如的身影,纷纷恭敬的起身行礼。
而说书先生也看见了周沁如的身影,他潦草几句结束了当前的故事,随后拍了几下醒木叫堂下人安静。
随即继续说书。
“咱们书说上回,接着来讲一讲那木兰替父从军的故事,上回说道木兰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整装待发之后,便只身踏上了替父从军的道路...”
以往让周沁如感兴趣的故事,今天却一点心思都没能放在上面,她的心开始莫名的在发慌,巨大的不安正逐渐将她包裹。
在城门的时候,她也看见了,当儿子接过报纸的那一刻,和儿子手牵手相连的周沁如同样看到了躲藏在凡人间的黑影。
他们到底是谁?是何方的妖魔鬼怪,他们为什么要缠着自己,或者说,缠着自己一家...
周沁如有很多的问题想要询问自己的丈夫,那是她过去一直忍住没有去关心的问题,可是现在,那个问题会危及到自己孩子的安危,她不得不去重视了。
“小环,把这份报纸扔了,我们走。”
坐了不到两刻钟,周沁如实在是待不下去了,将报纸塞给了小环叫她扔掉,随即带着儿子便直接离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