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有话要说:前天晚上正在码二更的时候,突然感觉胸口不舒服,心慌气短。作者那会儿还以为自己要猝死,吓坏了赶紧找了点药吃。也不敢再熬夜就直接睡了,第二天去医院医生说是熬夜熬的,因为白天那会儿并没有出现症状做个心电图也是正常的,就开了些甜梦口服液。
后来医生说晚上早点睡,让好好休息一下,昨天今天就没有码字。
失约了也挺不好意思的,以后也不敢再熬夜码字了,等身体好点了再还那一章吧。
后来,崇山依靠自身的天赋和努力成功筑基,紧接着他搭上了世家子弟拜师的顺风车,跟着去了一个修仙门派。
那个时候,修仙门派还不像现在这样到各地甄选学徒,而是想要拜师学艺的弟子长途跋涉的到山门接受考验。崇山跟着的那个世家子弟没有被选上,反而崇山自己因为测出了具有上品灵根而被收入门中。
崇山由于年龄有点大了,并且已经筑基没有办法改练功法,就只是做了一个外门的弟子。再之后,身为外门弟子的崇山并不甘于平凡,于是他又想办法去了门派当中的一个炼器师手下打杂。
最终,崇山依靠观察和模仿偷学炼器,并最终在金丹期有所成就,正式拜入这位炼器师的门下成为一名正式弟子。
一开始陈潇看崇山的传记式的记录,完全就是完全被其比电视还精彩的经历吸引。从拜师入门之后,崇山的传记就开始偏向研究向,点点滴滴的记下了他的心得体会。
——这段太学术性,陈潇不感兴趣就直接跳过看后边。
崇山虽然入门的晚,却很快成名,他成为炼器师之后就跟开了挂一样突飞猛进。不仅成为了很著名的炼器大师,还因为有段特殊的偷学模仿经历积累了不少独特的见解,并成功开创了新的炼器手法,后来甚至有了自己的流派。
在最后一本上,崇山写到他之所以留下这个秘藏,就是的担心他创造的流派和技艺成为绝学,消失在修仙界当中。可是陈潇却知道崇山的担心是多余的。他的流派不只是没有销声匿迹,更是发扬光大成为了主流之一。
这一点,从时不时的有炼器师手上并没有地图却出现在宿玄小天境探寻他的秘藏就能够猜到。
崇山的这些传记叙述个人经历的部分所占的比重,还不及他写的炼器见解所占的五分之一。所以,陈潇很快就把感兴趣的看完了。
至于剩下的炼器内容,陈潇是食之无味、弃之可惜。要知道炼器一项最为基本的就是要具有真元,偏偏陈潇压根就没有。
书房当中除了书籍,也有着一样秘藏当中最为贵重的宝物,那就是记录着崇山大宗师后期整理的高端炼器内容的玉简。这可以说是集大成之作,对炼器师来说可以说是无价之宝。
陈潇却只是看了看,就直接丢进了储物盒。这个玉简对他来说,还不如崇山那些个人传记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