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历史军事>三国从忽悠刘备开始> 第243章 太史慈和周瑜遇到水贼是种什么样的体验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43章 太史慈和周瑜遇到水贼是种什么样的体验(3 / 4)

“汉中王派赵伏波镇宜都、平张羡,安定一方,莫非没有进取荆南之心?而我主孙文台,困于刘荆州与袁公路之掣肘,无所依归,正想跳出长沙泥淖,别有良图。

如今荆南之局,乃是三方均无借口改变现状,而且三方都曾是讨董同盟、在雒阳夺玺时盟誓过,谁先动手,都要落下背盟的天下之大不韪,既如此,孙文台愿示好快刀斩乱麻,出让长沙郡,换取一大笔钱粮军械,汉中王岂有不喜之理?如若汉中王不肯出价,我们只好找刘荆州了。”

太史慈心中微微一凛,下意识还觉得周瑜有挑拨之嫌。

因为自从雒阳盟誓之后,目前表面上刘表、刘备、孙坚三家还是一团和气的,荆南变成了三方鼎立,刘备想再往南拿桂阳、零陵,却碍于名义上的荆州牧是刘表,不好意思夺同宗之基业。

刘表总算是拿下了荆北三郡,想再南下拿那两个郡,无奈却被刘备的武陵和孙坚的长沙掐断了,成为飞地。

至于孙坚想拿,就更加名不正言不顺了,比刘备还不顺。所以孙坚现在事实上是扮演了一个“我自己无力再进取,但我可以给刘表添堵堵路,又可以以不给刘表堵路来给刘备添堵”的机动状态。

自己得不到,但能坏别人的事儿。

这些粗浅的道理,刘备阵营内能做到校尉、都尉的人,基本上也看得出来,太史慈当然也知道这里面的大势。他想了一下,觉得这个周瑜应该会被大王重视,还是先结好一下:

“此事在下无权过问,孙使君有意,不如遣使至汉中,与汉中王当面商榷。”

“先靠岸吧,我且在濡须口置酒相待,太史校尉也好与我家少主相见,略表我军诚意。而后,我自会全权代表我主,至汉中相商。不过我们有一点要求,希望向太史校尉确认:

如若汉中王答允了我家主公的出价,他可能在来年春荒之前,将所许的物资运到么?益州与宜都,可有足够跑大江之上的渡船?”

太史慈也没觉得这一点是多么机密,很轻松地说:“这个不难。”

说着,他们已经靠岸,太史慈上岸,在濡须南口的一处镇子上,见到了来迎接的孙策。孙策也表明身份,以证明周瑜确实得到了全权授权。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