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十点整,鬼子骑兵的先头部队终于出现在马铮等人的视线中,马铮示意战士们安静,准备战斗。
马铮所部已经将所有的制高点全部抢占,山沟两侧的坡地上早已布满了战士。
为了避免被小鬼子察觉异样,马铮特意命令部队寒冬腊月的硬是在坡地上挖出两条长长的战壕,战士们全部趴在战壕里,身上盖着枯枝烂叶,轻重机枪也都放置在战壕里。
要说这小鬼子的素质确实不是盖滴,这一路驰来,虽然山间公路,崎岖难行,但日军骑兵的队形保持的还很好,看上去整齐流畅,很是威武。
由于大同方向催的比较急,所以小鬼子这边确实是在赶时间,再加上在抵达五道口的时候,地形相对平缓,根本不适合打伏击从。
因此,小鬼子的警惕性有所下降。
但即便是如此,真野五郎还是将警戒线放在了两公里外,并派出一个由日伪军组成的骑兵小队充当开道先锋。
很快,鬼子骑兵小队就冲了过来,非常的猖狂,丝毫不担心自己会受到伏击。
尽管敌人嚣张,不过马铮却没哟命令部队开火,毕竟他的目标可不是一个小小的日军小队。
鬼子的骑兵队刚刚过去不久,马铮等人远远地的便听到日军车队里竟然叽响起了歌声:“我皇御统传千代,一直传到八千代,直到小石变巨岩,直到巨岩长青苔……”
歌声飘在绥东山区的古道上,倒也有几分雄壮之意。
听到歌声,马铮就知道是小鬼子来了,而且还肯定是纯种的日本精锐。
毕竟这歌声马铮实在是太熟悉了,大名鼎鼎的君之代吗,绝大多数的国人都听过。
毕竟世界上再没有哪个国家的国歌能和中国的哀乐如此的贴合了,那调子一出场,再配上几个花圈,忍不住让人潸然泪下啊。
这话可真不是胡咧咧,听过《君之代》的人都有这种感觉,其曲调着实和中国的哀乐有七八分相似。
当然了,这是因为这个编曲的人,采用的是中国宫廷古乐的曲调,经过数次的改编,听起来就更加庄严肃穆,甚至有悲哀之感,但这种曲风,听起来就和中国的哀乐相似了。
不过一首歌是由歌曲和歌词构成,那自然就不能单凭日本的国歌曲子像哀乐,而说是哀乐。
日本国歌的歌词,才是更加增添了这份味道。
因为日本的历史悠久,其中日本的天皇制度更是长达近1400年,所以日本天皇对于日本国民的重要性,就不言而喻了。因此,日本的国歌里描写的内容,就是对天皇的赞颂。
而在作战中都在唱这首曲子的,那绝逼不是伪军或者是从殖民地归化的士兵,必然是纯种的日本人。
没错,这肯定是自己要打的目标。
当下,马铮让战士们做好战斗准备,而他自己则是举起望远镜,仔细观察着正在快速赶来的日军车队。
通过望远镜,马铮已经看到了日军车队,一辆接着一辆,由近及远。
仔细地数去,前面是一千多伪军骑兵,接着是8辆九四式战车开道。
后面跟着数十辆载满士兵的大卡车,上面全都是鬼子兵,最后又是上千名伪军断后。
掷弹筒、重机枪全部随车安放。
每辆汽车上,都架着一挺轻机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