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0年秋季,八国联军侵略天津、北平之后,清政府被迫于1901年9月7日由李鸿章等在北京与英、法、美、日、德、意、俄、奥、西班牙、比利时、荷兰11国代表,签定了不平等的“辛丑条约”。
这个条约的第3条规定,允许上述各国在北京至山海关沿线的黄村、廊房、杨村、天津、军粮城、塘沽、芦台、唐山、滦县、昌黎、秦皇岛、山海关这12个地点进驻军队,且可在铁路两侧的两英里范围内活动。
该条约签订后,只有英、法、美、日、德、意、俄、奥这八个国家的军队前来进驻,而西班牙、比利时、荷兰并未派来驻军。
后来德国、奥地利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战败,其驻军权即被取消。苏联在十月革命后,也自动放弃了驻兵权。
所以现在仅有英、美、法、意、日5国在这些地点驻有军队。
按条约规定,各国除天津、北京外,其驻军不得超过300人。
但是弱国的要求谁会在意呢,眼下以上5国在北平、天津、山海关铁路沿线的进驻的兵力远远超过了之前的规定。
其中英军驻天津772人,驻北平236人,共1008人,每两年进行轮换,归驻香港的英军司令部指挥。
而美军驻天津658人,驻北平陆战队508人,连同其它共1227人,在天津的归菲律宾美军司令部指挥,在北平的归美国海军部指挥。
法军驻天津1375人,驻北平229人,连同其它共1823人,归驻天津的法军司令部指挥。
意军驻天津陆战队229人,驻北平陆战队99人,共328人,归驻上海的意大利远东舰队司令部指挥。
相比而言,日军依旧是在中国驻兵最多的国家,没有之一。
眼下驻北平、丰台、通县、天津直至山海关,共8774人,归天津的中国驻屯军司令部指挥。
各国争相在华北增兵,这也让国民政府高层颇为紧张。
虽说这些国家的驻军人数都不是很多,与之相比的第29路军的准备了已经超过了12万人,是这些外国驻军的六七倍之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