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允愤愤不平地说道:“陛下宅心仁厚,体恤百姓,此举大善。然,皇家之物岂可流于民间?这关乎皇家威仪,大汉国体,还望陛下三思。”
“是啊,尚书令说的不错。但是看着百姓无田可种,食不果腹,哥实在于心不忍。”
眼看着刘汉少都快要挤出泪了,忽然话锋再转,好像刚想起来似的,又说道:“对了,哥想发一个招贤令,招纳天下贤达之士为朝廷出力,为哥出谋划策。各位也都是贤达名士,要是有上佳人选,记得可要为哥多多举贤哟。”
招贤令?举贤?
皇帝这是要安排人做官呀!
如今的确缺失不少官职,不说别的,皇宫里连一个“木有小丁丁”的都没有,可是那些“官”没人稀罕,但是董卓乱政时,胡七八搞,连司隶校尉都搞没了。就算陛下亲立的汉正军,属员都不齐备,缺副军长,缺军需长,军督也是个暂代的……
杨彪忽然问道:“陛下,听说钟元常已任弘农太守,前去主持屯田之事?”
“确有此事。”
“老臣在乡下尚有一些田产,愿拿出二十顷交于钟元常,由他分给无田流民,也算老臣为陛下的屯田大计略尽微薄之力。”
“哈哈,哈哈……”
刚才还像快哭出来似的,转个脸就仰头大笑,刘汉少走到杨彪身边,拍着肩膀夸赞道:“杨司徒不愧是朝廷栋梁,肱骨之臣。你这份忠心,哥记下了!对了,杨司徒,你是不是有个儿子,和哥年岁差不多大?”
“陛下说的可是犬子杨修?”
“对,就是这娃!回头带过来给哥瞧瞧,看能让他干点啥。”
杨彪献地,原本没想过换官位或者举荐人才之类的问题,只是因为刘汉少说的“人害”,让他有点心惊胆战。周围这圈人里,王允老家在并州,黄琬老家在荆州,荀爽家在豫州,暂时屯田都屯不到他们那里,唯独杨彪老家在弘农。皇帝说道了半天,都快难为哭了,自己要是不表示表示,回头被记恨了可怎么是好?
哪曾想,杨彪刚表示了二十顷地,刘汉少立马就问他儿子,这是投桃送李,还要给个赠品的节奏吗?
“回陛下,小儿年幼,不通事务,带过来也恐怕帮不了陛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