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顶红是一种见血封喉的毒药,但是在古玩圈子鹤顶红并不是毒药,而是盔犀鸟头骨的称呼!
盔犀鸟(Rhinoplaxvigil)隶属于佛法僧目犀鸟科。
它们分布于马来半岛、苏门答腊岛和婆罗洲,体长可达1m以上,是亚洲个头最大的犀鸟(但体重比双角犀鸟略轻)。
犀鸟的头顶上一般都有头盔状角质凸起,这个结构被称作盔突。
盔犀鸟很特殊,它们的盔突是实心的,而且质地和象牙颇为类似。
——对于盔犀鸟来说,其盔突是种内斗争的武器。
在求偶时,雄性盔犀鸟会利用沉重的“头槌”互相攻击。
并且,它们的脂腺会分泌出红色的蜡质液体,能够染红其本是黄色的盔突。配上黑白相间的羽毛,让盔犀鸟看起来异常威武。
然而在这个人类主宰的社会之中,有个词,叫怀璧其罪。
虽然盔犀鸟这样的物种并不年轻,在世上已经存在很长时间,但是最近几年,命运赠送给盔犀鸟的礼物——“鹤顶红”,美丽的头骨,价格飞涨。
让盔犀鸟头骨和象牙一样,被人类盯上,成为了奢侈的工艺品原材料。
在收藏界一直广为流传着一种说法叫做“一红二黑三黄”,其中的“红”就是鹤顶红。
鹤顶红头盖骨的价格在10元每克,一般一个鹤顶红头盖骨价值在地下市场上约1000美金,单价大致是象牙的十倍。
在高昂利润的驱使下,盔犀鸟头骨背后一整条产业链,从捕杀、运输,再到加工、走私,就逐渐开始运作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