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闻书知道换嫁不光彩,面对曾三奶奶,他眼睁睁的看着,一句有力的话也没有。
曾三奶奶看出他自知理亏,接着数落他。
曾闻书默默地听着,直到曾三奶奶说累了,双手捂着脸重新又哭,他低声下气地对曾学书道:“大哥,虽然是我不占理,但这里也有我看重侄女儿的一片心,紫芳让出来的亲事,可是镇西侯府,可是父亲在世时的知交。”
大爷曾学书也无话可说,以二弟的品行,如果紫芳不是真的有亲事,他怎么会放掉这么一门大好的亲事。
但说侄女儿紫芳定的是穷书生,以二弟的品行,曾学书可不信。
他加重语气,再次核实:“真的是穷书生?”
“石榴巷子里姓沈,大哥不信让人去问。”曾闻书是回房和妻子商议过,再到大房里来让亲事,当然早就安排好。
姓沈的穷书生收下几两银子,让他说什么就说什么。
不是人家骨气低,是他的家人等钱拿药。
闻言,曾学书无话可说,而这个时候,曾三奶奶哭着正在道:“侯府的世子怎么肯娶我们这样败落的人家,二弟是家里的精明人,他不肯要的亲事,一定是把我女儿许给破落户.....”
曾学书顿时恼了,沉声道:“三弟妹,这亲事是父亲在的时候定下来,如果不是父亲战死沙场,他一定会有亲笔信到家里,父亲相中的亲事,你也敢怀疑?”
换成平时,温和性子的曾三奶奶一定恭敬长兄,他说什么就是什么,但牵涉到女儿的终身,曾三奶奶硬着脖子把曾学书顶回来。
“大哥自己想一想,如果不是侯府的世子生得不好,或者有残疾,会千里万里的到京里来求亲吗?我可怜的女儿啊,我决不答应!”
曾学书彻底的怒了,大步走向房内,片刻就出来,把一封书信往桌子上一摔:“三弟妹你也认得字,你自己看。”
那信上的原话是“吾有独子.....配你家娇女.....”
曾三奶奶却还是不相信,但怒气下去很多,骤然间想到自己的举动得罪大哥,嚅嗫着提出最后的疑问:“信可以这样写,等到宝莲过去,嫁的不是世子的话,咱们家也没有办法扳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