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房里无人,主仆这样闲话,倒也不算出格,偶尔一回罢了,就像小厮们也帮着世子评论见过的清客先生,将军亲戚等,也是有的。
谢运就点头:“是啊,曾老将军的性子全在少夫人身上。”她离开的时候挺着腰板当自己看不到?
岂有此理,管家本就是她的事,回礼还要问,以后还怎么当家。
谢运不觉得自己说未婚妻两句有错,这个年她要是不拿出能耐办好了,世子可有的是能耐罗嗦她。
看看桌上一壶茶水,又一盘新贴的烧饼,自己家里就能做,香喷喷的,世子无话可说。
曾宝莲没到她的议事房里,玉妈妈就到面前,含笑请示:“刚到京里说不得简陋缺钱的话,钱是不缺,只是家里刚多出来人,眼前需要节约,不比西疆家里吧,左姑娘的东西已收下,给她拿十二个肉馒头一块鲜肉,再包上二两银子。”
曾宝莲吓一跳,拿这么多?
她们寻常回礼也就是一盘吃食。
想想,露怯倒也不必,玉妈妈是跟随而来,问错不怕她笑话:“侯府的旧例,妈妈想来知道。”
“知道。”
玉妈妈毫不为难:“如果换成咱们还在西疆,五两银子,装满篮子。”
对着老兵们看去,微微地笑:“都是忠心来侍候的,先得顾好他们,委屈少夫人的邻居,以后少夫人再描补吧。”
还描补什么?
曾宝莲暗想果然富贵人家,会说京中居大不易,却了解不到左家每月的进项,全家也不过一两银子,已看过鲜肉,约有五斤重,这不是钱吗?
世子是骄傲的,可他有骄傲的本钱,侯爷和侯夫人想的周到,把这肯周全又肯贴心的老妈妈们派出来,曾宝莲刚管家的忐忑,这就烟消云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