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这三件事能够落实到位,天启二年的大明朝,将会改变许多。
不说别的,只要能将藩王们的俸禄停止发放一年,他就能拿着这批钱粮去办许多事。
现在的大明朝,光是亲王就有二十多位,二十多万石粮啊,可以解决多少百姓的温饱。
那些郡王、镇国将军之类的在加起来,已经超过了百万石粮米,几十万两白银。
至少钱粮方面,他不会在这么拮据了,一些改革的方案也该提上日程了。
再加上追缴回来的赋税,国库将会是近二十年来,最为丰盈的时候。
至于晋商们的家产,那自然是属于他私人的,锦衣卫和羽林军办的差,怎么可能分给户部。
此时的朱由校,已经萌生出了换内阁首辅的想法,王象乾当任首辅的任务已经完成了。
现在的朝堂,已经不需要他这被迫成为保皇派的中立者来维持局面了。
朱由校自己拉起来,组建的新党派,已经是话语权最大的了,文官们很难再去阻止他做什么事了。
是时候把徐光启这个拥有新思想、新思维的人给顶替上来了。
他自小和洋人打交道,懂的佛郎机语言,对他们的文化和文明有基本的了解,将来与外国的交涉,必定少不了他。
他也知道不少新奇的事,在某种程度上,或者说,在一些新科技的研发普及上面,他们两个还会有共同语言呢!
天启朝改革的首辅,非他莫属!
税收制度还没有晚善解决之前,王象乾还得在这个位置上好好呆着,这个大锅,真是非他来背不可啊。
几位大臣看到皇帝深思的表情,也识趣的告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