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个太监和大汉将军带着陈松在宫中七拐八拐,来到了东宫。
朱标坐在书房中,陈松站在朱标的面前。
“殿下,陛下让臣来给殿下瞧病,不知殿下哪里不舒服?”陈松问道。
朱标道:“无事,你可以回去了!”
陈松:“……”
你们父子俩这是干啥呢?一个让我跑过来给儿子看病,儿子却说没病,让我走,我该听谁的?
“殿下,臣是奉了陛下的命令。”陈松说道。
“算了,不为难你了。”朱标说着将自己的裤腿挽起,露出了下面的膝盖。
其实朱标跪的时间不算长,膝盖只有一些发红,并无大碍。
“殿下这膝盖只是稍微有些红肿,并无大碍,只需要用热毛巾敷一敷。”
陈松一眼就看出这是跪的时间长了,根本就不算病,也不用吃药。
“还是给我开点药吧,免得我爹为难你。”朱标说道。
见朱标这样说,陈松也不好说什么。
“既然如此的话,那臣就给殿下开点药。
只是现在臣没有携带,还请殿下差人跟着臣回去一趟。”陈松看向朱标。
朱标点点头,“好!”
陈松回到家,取出几张消肿止痛的膏药交给朱标派出来的人,吩咐了使用方法和使用技巧,将其送出了家门。
数沙人说
《明史》记载,宋濂次子宋璲和长孙宋慎于胡惟庸有染,恐有谋反之意,朱元璋决定处理宋家。
后因为马皇后和太子朱标的极力求情,朱元璋只杀了宋璲和宋慎,将宋濂一家弄到了四川茂州。
在作者菌看来,如果宋璲和宋慎真的和胡惟庸相互勾结,按照朱元璋的性子,会只杀了宋璲和宋慎?
要知道,朱元璋杀起李善长蓝玉等人都毫不手软,更别说是宋濂了。
所以,作者菌觉得,宋璲和宋慎是被冤枉的,至于事情的真相,《明史》并无记载,《太祖实录》也没有详细的记载,都只是一句话概括。
结合当时的背景,两人的死很有可能和朱元璋废除丞相制有关。
胡惟庸案本来就疑点重重,虽然《明史》记载胡惟庸是因为谋反而被朱元璋处死,但后世很多学者研究发现,胡惟庸一案当中,有很多事情和出现的人对不上号,有些人只在胡惟庸出现过一次,往后便查无此人。
这里,作者菌采用《明史》的说法。
说实话,写胡惟庸案时,作者菌也觉得扯淡,但史实就是这样,就这么扯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