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历史军事>三国贤太子> 第一百零四章 拜将练兵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百零四章 拜将练兵(2 / 3)

刘贤道:“陈将军说的在理。当此之时,将军肩负重任,怎能如此沉沦?如此置零陵百姓于何地,置桂阳百姓于何地?”

“鲍某肩负重任?公子莫不是要攻打桂阳!不可……不可……”他纵是心魔稍减,可是一想到要对旧日恩主挥刀相向,终是不忍。

刘贤道:“赵范与家父同是荆州属臣,若非叛逆,怎会攻之。”

“那公子要末将……”

“练兵!”刘贤朗声道。

“陈应告诉我,将军早年曾在雒阳北军五校为将,因宦官腐败,小人排挤才流落江左,落草为寇。将军已见过零陵新军,人虽广众,但缺乏训练,不成体统,故而被将军两千人马大败。请将军将此新军连称无往不利,攻无不克的铁军王师,成为守护零陵的一道城墙!”

只要不攻打桂阳,已经决意归顺的鲍隆绝无不从之意,但仍不解问道:“既非桂阳,那将军所说的大敌将从何来?”

刘贤道:“北方。”

“北方?莫不是……襄阳?”鲍隆有些震惊。

刘贤正色道:“不。是许昌。”

————————————————

说起零陵新军,不得不先提一下东汉末年兵制。

秦朝建立统一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国家后,在全国普遍推行郡县征兵制。汉承秦制,凡“编户齐民”的壮丁,直到六十花甲之年,都有服兵役的义务。只要到达起役年龄,必须“傅籍”,准备应征。

至于两汉三国间盛行的私兵部曲,则是因匪患民乱,地主豪强组成私人武装,形成的私兵部曲化。之前黄驷郎等世族地主,便是组织训练招募流民,转化为士兵,据屯坞自守,筑壁垒相保,渐渐形成割据之势。《三国志·卫觊传》曾记载私兵之举导致“郡县贫弱,不能与争,兵家遂强,一旦变动,必有后忧”。

而刘贤穿越之后,通过诛杀黄驷郎等豪强叛乱,大力压制了豪强宗族的实力,同时以建公屋、募公务、拓荒田,以及与其他豪强订立粮息之约等新政举措,一方面将原本依附于豪强的流民夺回郡府手中,大大提升了郡守的集权,另一方面将豪族压榨为依附郡府的附庸。

此消彼长,良性循环,短短半年多时间,零陵内部已无豪强依仗私兵部曲分权的问题,故而刘贤命刘敏征兵,方才取得巨大成效。眼下,零陵新军和之前征募的郡兵都牢牢掌握在郡府手中,成为保境安民的中坚力量。

视角回到练兵这件大事上。刘贤命人新建的练兵场,就在泠道和营道交界。明眼人都知道,这是在像赵范示威。

按照鲍隆要求,集结之日特地选在立夏。

无论新兵老兵,都要在此集结,统一听从鲍隆训令。

“切,让他连!”邢道荣听说鲍隆这次要出风头,早就不以为然。“当年老子也没练兵,不也是杀得那华雄连连败退?酒还没温就……”

刘敏在旁劝老大哥少说两句。他注视着演武场正中的点将台,鲍隆居于其上,手持令旗,好不威严。算起来,刘敏是鲍隆的手下败将,但是年轻的将军毫无怨言,他知道,请鲍隆练兵事关刘贤的宏图霸业,自己和邢道荣的个人荣辱与之相比不值一提。他甚至想,自己为什么不站到受训的步卒中去,好好学学鲍隆是如何击败自己的。

距离辰正时分还有一刻,战鼓已经咚咚擂响。这场意义重大的练兵,从一开始,便已足够扣人心弦。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