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七公很明白这样的事情在江湖并不罕见,甚至有些不善经营的名门正派靠着劫富济贫维持开支。
至于大街上的打抱不平,随后潇洒离开,那根本就比比皆是好嘛。
洪七公有些不知道该如何与小小年纪的郁斯年、曲灵风解释,他们曾经混迹江湖底层,看过的、经历过的悲剧太多,早熟又聪慧,但毕竟还是孩子。
终于洪七公觉得桃花岛太魔性,他有点儿担心黄药师与安歌那所谓的思想道德修养教育。
那看似十分正派的思想,道理全然没错,但用来分析各种江湖行为和传闻后,真真是哪哪都不对了。
但想想正是因为黄药师与武林格格不入才导致他被称为东邪。
可现在孩子们用还有些稚气的言语让他觉得也许这个江湖才邪气,他这把年纪了还要受这样的刺激,也是醉了。
如此看来,黄药师避世于桃花岛何尝不是独善其身呢。
安歌与黄药师手上的食肆则坚持每日布施,虽然只是简单的包子、馒头和白粥,然而不得不说他们养活了一批乞儿,救济了一批贫民。
幸好洪七公本就是豁达之人,纠结一阵后也就放开了,这两个孩子被教导的很好。
所谓正邪不过是所处的位置不同,看待事物的角度不同,他曾经害怕这两个孩子被安歌和黄药师带歪,如今看来是他狭隘了。
想想十年后两个孩子出岛,心里突然升起一股兴味,人才还是不拘一格得好。
安歌不知道被曲灵风的疑惑让洪七公彻底转变了对桃花岛的看法。
以前觉得桃花岛能带来乐趣,现在则觉得桃花岛完全是武林中的一股清流。
至于孩子的思想教育,逍遥派与桃花岛的问题还是让他们自己解决吧,他还有丐帮一大家子要操心呢。
自此洪七公对武林正道不再推崇,武林之人何必执着于正邪,都是一样人在江湖身不由己。
即便他自诩率性而为,在帮派中何尝不是备受束缚,突然间他觉得还是黄药师与安歌看得透。
就算被人称作东邪又如何,日子毕竟是过给自己的,他这些年风里来雨里去,哪有这两个熊孩子过得舒心自在。
可他是真放心不下丐帮和中原武林,看着眼前晃悠着习武背书的小人,洪七公打定主意,他也得去寻个能传承他一身本领的好徒弟。
身为一帮之主,洪七公没能等到黄药师与安歌的第一个孩子出生便离开了桃花岛,当然他也不忘留下贺礼。
虽然他很想收这个孩子做徒弟,做丐帮的少帮主,但洪七公也明白黄药师是决计不肯的。
想想安歌与黄药师的资质、容貌、教育方式,他真是眼馋啊。
再想想王重阳和欧阳锋之间的糟心事,他就无奈,探子来报王重阳重病不治,呵呵,他江湖经验少,别骗他。
一代武学宗师突然的就生病离世,是被他不省心的师弟气得吗?
原来真正一直在搞事情的从来都是他们这些武林正道,看看人家东邪小日子过得多让人羡慕。
不论心中如何腹诽,作为丐帮帮主,他却是不得不出席的。
一群老头子竟然还没有桃花岛上俩小孩省心,他忍住最近刚染上的坏习惯,绝不吐槽,容易得罪人啊。
安歌这一世自幼习武,身体一直调理得不错,怀孕倒也不辛苦,更何况还有黄药师在侧。
春暖花开的季节两人的长子黄蔹出生,粉雕玉琢的娃娃立刻得到了岛上主人们的关注和宠爱。
黄药师虽不满儿子抢了自己与小妻子独处的时间,也不好当着孩子的面吃醋。
心中却已经在盘算什么时候可以断奶,将熊孩子交给他两个徒弟管教,安歌看着一脸傲娇的黄药师忍不住笑出了声。
黄药师也意识到他与儿子斗气确实幼稚了些,毕竟是他的长子,黄药师对黄蔹的照料可谓无微不至。
当然他嘴上却不肯承认对儿子的关心,只说是为了妻子分担。
现如今连哑仆都知道黄药师那傲娇的属性,自然没有人去戳穿他。
郁斯年表示,他就默默的看着,曲灵风低头逗着小师弟,他不说话。
小的被照顾的很好,安歌自然也就有心情与自家相公亲近,对此黄药师喜闻乐见,就知道即便是孩子也不能抢了他在小妻子心中的位置。
郁斯年看着更加积极照顾小师弟的黄药师,还有自家师父不着痕迹的悄然一笑,女人的心机啊,真可怕。
曲灵风无奈的看着上通天文,下晓地理的师父,这是被师娘吃得死死的节奏。
然而瞬间他福至心灵,师父这么精明的人怎么会看不懂这种小孩子都明白的把戏。
这分明是一个愿打一个愿挨,虽然不想承认,但他似乎莫名的被塞了一嘴狗粮,有时候他还真希望自己愚钝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