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来,许多人宁愿放弃民籍而加入军籍,那也是存在原因的。
是的,大玄当中将平民分为许多的户籍,其中军籍是最为矛盾的一种。
一方面,人们不想成为军籍,因为它代表着出生入死,拿命换前程。
可另一方面,有些人却又盼望着成为军籍,因为它代表着能够吃上皇粮,生活稳定,条件优渥等等。
所以,这就导致了大玄国内的军卒们呈两极分化状态,一边痛斥朝中的大臣们是猪脑子,老子当兵,儿子也要当兵,运气不好就会连香火都留不下来,而另一边,则是称赞皇上对于军卒的看重和优待乃是天下少有,自己一定要为皇上肝脑涂地,战死沙场云云。
不得不说,大玄的军队,是很奇怪的一支军队。
进入到坊门之后,属官领着陈团七拐八拐之间,便来到了一处三进院落的门口。
院子从门外看是很干净的,高约丈二的门楣之上,雕刻着五宝,也就是蝙蝠、仙鹤、灵芝、寿桃、松柏等,而在大门的两侧的,则放着一人多高的石狮子,左公右母,用以镇宅。
朱红色的大门之上,则排列着横五纵五共计五十枚门钉。
陈团看到这些门钉的时候,转头看向属官,问道:“这宅子的主人,是位爵爷?”
属官点了点头说道:“好歹是在战场上摸爬滚打了一辈子的老杀才,被封爵并不奇怪,不过爵位不多高,只是一个县男而已。”
“那,我住这座宅子,会不会逾矩?”
陈团开口问道。
“没事的,陈公子,这宅子挂靠在东宫的名下,没什么不开眼的人会来找公子和东宫的麻烦。”
属官说道:“公子只管放心居住就是了。”
陈团听到之后点了点头,然后迈步走上了门口的台阶。
此时,门房之中一阵响动,一位驼背老者从门房当中走出,朝着陈团行了个礼说道:“想必这位就是陈团陈公子了吧?老汉见过公子。”
陈团一脸疑惑地看着属官,属官解释道:“这位老丈,乃是京城人士,也是从战场上退役下来的老兵。因为一辈子都待在军队当中,所以并没有娶妻,家中也没有其他的亲人了。听闻咱们这里招下人,便说过来试试,倒还真让他如愿以偿了。
公子不用多想,平日里尽管将他当成下人奴仆便是。哦,对了,他姓谢,您叫他谢老丈就是了。”
陈团点了点头,朝谢老丈拱了拱手,问了声好。
谢老丈急忙回礼,然后将宅子的大门打开,一脸恭敬地站在旁边。
陈团领着属官一起,走进了宅子,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青石雕成的影壁墙,相较于陈团去过的其他府宅,诸如唐府、柳府、卢府及公主府,这座宅子的影壁墙倒是有些奇特。
因为,影壁之上,竟然雕刻了四个大字,乃是“海晏河清”四个字。
陈团看着这影壁上的字,不由得赞叹道:“好字!”
“公子倒是识货的。”
一边的属官说道:“这四个字,乃是从书画大家白湖老人的作品当中挑出来,然后令人雕成影壁的。因为前任主人是一位总兵,所以便用上了这四个字。”
陈团点了点头,表面上并没有什么表情,心中却暗暗吐槽。
用人家的字雕成影壁,还是从作品当中挑出来的,一定是没有经过人家允许的,不知道会不会产生版权纠纷?
就在陈团思考的时候,一位胖乎乎的中年人却应了上来,对着陈团一躬到地说道:“见过公子!”
陈团被中年人的动作给吓了一跳,转头看向属官,意思是在询问,此人是谁?
属官笑了一声,对陈团说道:“这位就是宅子的管家了,名字叫做陈二,公子只管叫他陈管家便是了。”
“哦,陈管家。”
陈团点了点头,算是同这位管家见了礼,然后开口问道:“不知道这宅子当中,还有多少的下人奴仆啊?”
“跟您回,因为宅子的面积不算大,房间的数量也不多,所以只有十几个下人。其中丫鬟居多,大约有个七八位吧。”
陈管家说道:“公子尽管放心,我们这些人都是东宫太子殿下寻来的,每个月的俸禄,走的都是东宫的账头,所以并不需要公子额外支付俸禄。”
陈团一听到这,心中有些意外。
这宅子是太子送的,下人也是太子送的,现在就连下人的俸禄都是太子帮忙给的。
这太子,对自己未免也太好了一点吧?
难不成,就是因为自己救下了他的妹妹?
可即便是救下了公主,赏赐一座宅子也就是了,没必要如此事无巨细的帮自己安排妥当啊!
这太子,心里到底打的什么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