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明白吗?太公这是在说,他对西边的事情没有兴趣。他的责任是替天子镇守东部边疆,征伐不臣的东夷,并且替天子开疆拓土。”
周公将没有烧完的绢帛全部丢入了灯台之中,转身对着侍者说道:
“当然了,在信中,他也多次表示,希望我们姬家内部能够严查天子身边的人,防止像费仲那样的人出现。”
费仲是纣王身边的“小人”,在姬周宣传的历史之中,就是他挑唆的纣王干坏事。虽然周公旦知道其实那些事情和费仲没有半毛钱关系,但是这并不妨碍他明白姜太公的意思——那就是谨防天子身边出现小人。
“太公在东边发现了一支从南边来的商队,这支商队卖的东西和沃操带回来的东西基本一致,但是那支商队只在纪国行动,从来不去齐国,因此太公没能搞清楚他们的底细。”
周公旦回到座位上,继续一边工作,一边说道:
“太公怀疑,那支商队和沃操有什么关系。但是他却没有证据,因此写信询问我们,天子娶亲之事,是不是沃操挑唆的。”
“沃操……挑唆天子娶亲?”
听到这话,侍者更加迷糊了:
“天子娶亲之事,有什么好挑唆的吗?若是天子强娶民女,亦或者是违背祖制同姓结婚,那才够得上‘挑唆’二字吧?如今天子娶的是姜姓诸侯的女儿,完全符合咱们姬周的祖制啊!怎么能将其称为‘挑唆’呢?就算这件事和沃操有关系,那也最多只能算是‘劝导’亦或者是‘帮助’天子‘开窍’吧?”
正所谓男大当婚女大当嫁,男人娶亲是一件再合理不过的事情了。天子迎娶申国女,这件事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都是一件非常完美的事情。一方面天子可以巩固自己的权威,另一方面天子又能拉拢重要的边关诸侯,最重要的是这件事还不违背祖制。这么一件一箭三雕的事情,除了没有事先和三公们商量过之后,侍者压根就想不出其中有什么不妥之处。
而另一边,在听完侍者的话之后,周公也是不由暗暗感叹了一声。
天子娶亲这件事确实是无懈可击,但是他不事先和三公商量,这就很有问题看,因为这意味着天子在有意地从三公的手中收权,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天子。
但是这件事周公旦又不能说出来,否则就会授人以柄,让人产生“周公恋权,不愿将权力归还天子”的想法,因此周公旦只能将其憋在心里。
事实上不单单是周公旦,召公奭和姜太公也处于同样的境地,因此如今事情都已经发展到这个地步了,他们三人也只能私底下用信件交流,并且在看完信之后就将其烧掉,而不是直接将事情挑明,询问天子为何不和自己商量就擅自结婚。
因为那样做会直接撕破双方的脸皮,当刚刚安稳下来的姬周王朝重新陷入动荡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