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说“宜”,宜在甲骨文里是一个非常美好的字,既有分享,又有惬意的意思,在姜太公看来,地处蛮荒之地的蛮夷是没有资格,也不懂这个字的含义的,因此对方的国号绝对不可能是宜。
至于吴和虞,这两个字其实是同源的。吴的甲骨文就是一个人欢快地扭着秧歌,意为“娱”。而“虞”则是指一行人在打完老虎之后扭着打虎时候的舞蹈,回家庆祝,其侧重点则是放在了“打虎”和“武力”上。
在姜太公看来,蛮荒之地的蛮夷闲着没事扭扭秧歌很正常,但是打虎就不正常了,因为老虎不是一般的小国能够对付的。也正是因为这样,在听到沃操的话之后姜太公才会将宜国的国号认定成了“吴”。
而也正是从他这里开始,中原人也便统一将宜国记载成了“吴”。
“是,宜国。”
此时的沃操还没意识到姜太公口中所说的那个“吴”和自己口中所说的“宜”压根不是一个字,因此在听到姜太公的话之后他非但没有纠正,反而点了点头加深了姜太公对“吴国”这个说法的印象。
“汉口向东三千里,差不多便是从成周到营丘的距离了。所以说,只要我从营丘向南,就能直抵你口中的那个吴国了?”
姜太公一边在心中估算着距离,一边摸着自己的胡子说道。
“确……确实如此……”
沃操老老实实地点了点头。
“此事不妥。”
这时候,场内最后一位大佬召公奭发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