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29、第 29 章(2 / 3)

沈糯开始做早食,不大会儿,沈父沈母也起床了。

沈父在院里锻炼下身体,沈母进厨房帮忙。

直到全家人都起床后,吃早饭时,沈糯才告诉沈家人,“安安昨天夜里被家人接走了。”

沈父沈母愣了下,沈焕反而面色如常,昨儿安安一直缠着阿姐,晚上还要和阿姐睡的时候,他就猜到了些。

只有沈莺,平日都是她跟沈安玩的最多,听说沈安被家人接走了,小姑娘闷闷不乐的,眼眶也红了起来。

沈糯有点心疼,哄妹妹,“莺儿乖,一会儿姐姐给你做拔丝地瓜吃好不好?而且安安被家人接走时,还说以后要请萦儿去他家玩的,所以莺儿别伤心了。”

小皇帝也的确说过了,说以后有机会,希望能够再跟沈家人相聚。

沈莺最喜欢吃这个,沈糯平日做的比较少。

小姑娘闷闷道:“好,那以后姐姐记得带我去找安安玩。”

沈糯揉了揉妹妹的脑袋。

今生不知可有机会能去京城,再跟小皇帝有见面的机会。

接下来的日子,沈糯也忙碌起来,她跟沈家父母商量了下,打算在院子左侧外面在圈块地,盖个药房起来。

药房跟院子相连,门就从院子里面开,也不容易遭贼惦记。

她之前让沈三叔打了几张药柜,原是想放在她和沈莺的房间里。

但两人房间小,再加几张药柜,会更加拥挤,连落脚的地儿都没,正好摄政王给了这些银子,够盖个不错的还比较宽敞的药房,里面还能放置更多的药柜,她也能够在里面炮制药材,配药,或者给人治病。

而且肯定要盖药房的,她在弥山采的药材,炮制处理好的药材现在都还乱糟糟堆在各个房间里面。

需得尽快把药房盖起来。

沈糯就跟沈父沈母商量了下。

沈母还把这几年加上阿糯和离时候给她的五两银子,一共凑了十两银子给了沈糯。

“娘,不用。”沈糯忙把摄政王留给她的那袋银子给了沈母,“安安家人带安安走的时候留了不少银子,这些银子就够用了,娘的这些银子收起来,以后阿焕读书都是要用钱的。”

沈母吓着一跳,“安安家人怎么给了这般多?”

沈糯没告诉沈母,若摄政王身上要是还有别的值钱的物件,估摸也会一并给她留下来。

“娘别担心,安安身在富贵人家,这些银子不算甚的,所以银钱的事情,娘不用操心,盖药房的事儿也都有我,您跟爹爹不用管。”

沈母有些感慨,经过和离这次,女儿是真的成长了许多。

跟沈父沈母商量好后,沈糯就找人开始动工了。

沈三叔不仅是个工匠,也会盖房子。

沈糯就请了沈三叔帮忙盖药房。

其余匠人也都是水云村的人,或者是附近村子的人。

沈糯买回来的青砖,大瓦,石灰,沙子,还挖了不少黄黏土。

之后这些匠人开始忙碌起来。

沈家就管中午一顿饭。

午饭都是沈糯做的,除了白面,其他菜肴的成本都不高,但味道一绝。

每顿都有荤菜。

沈糯有时候会买两三斤五花肉回来,跟着大白菜和家里粉条一起炖大锅菜。

那香味飘的老远都能闻见。

或者沈林也会经常送一两条的大青鱼过来。

这边鱼价不贵,因为附近有个挺大的湖,经常有人去湖里抓鱼。

沈林送鱼过来时,沈糯就会泡豆子做豆腐,炖上一锅青鱼炖豆腐。

她给匠人管饭做的菜,都是炖的越久越入味。

沈三叔还跟匠人们显摆,“咋样,来给我侄女干活不亏吧,这么好吃的菜,你们平日肯定没吃过。”

有些匠人就说,“味道真是绝了,比我吃过镇上最出名的酒楼里面的招牌菜都还要馋人。”

“可不是,我以为我家媳妇做饭已经是好吃,现在才知我媳妇做的根本不算甚,阿糯这菜到底怎么做的,太香了!”

“好吃……”

除了每顿的肉鱼,饭食都是白面馒头。

肯定是得吃饱才有力气干活。

吃的方面,沈糯没省着。

沈家伙食好,匠人们做活特别卖劲,做的又快又好,不过两三天功夫,地基都已经挖好了。

…………

沈家盖药房的事儿自然瞒不过村里面的人。

村里人都在说。

“阿糯好有本事的,就靠着卖香药膏和安神包,都准备盖药房了,阿糯以后是打算也给人治病了吗?”

沈糯虽然一直有卖安神包和香药膏,但除了救过杜长乐和镇子上的米潇月,她还没给人治病过。

当然,沈家人若是有甚头疼脑热的,也是她帮着治的。

但是村里其余人,沈糯都没帮他们治过病。

他们大多数都还是喜欢去找沈家大伯。

村里人可能也还是不信任沈糯的医术,觉得安神包跟香药膏,都是配方,有方子就能配出来,救长乐跟米老爷的女儿也是偶然,都没见她给人真正的诊脉抓药写方子,所以村里人都是抱着怀疑的态度。

“阿糯毕竟才十五,也没正经的跟沈郎中学过几年,好似都是自学,真的能给人坐诊看病吗?”

“我也有点担心,阿糯都没坐诊过,这就想把药房盖起来?一口气可吃不成胖子的。”

“沈家人也不劝着她点,任她胡闹,我瞅那地基打的还挺大的,这是打算盖多大的药房呐,肯定得花不少银子,几十两银子吧,阿糯是不是把卖香药膏和沈家的银钱都给折腾了进去?”

大家一听,沈糯卖香药膏竟也赚了这么多钱。

有些妇人就挺心动的。

想着阿糯虽嫁过人,可也没圆房,还是个姑娘家,又这么能赚钱,若是能娶回家做儿媳也是好的。

有些妇人便想着,等沈糯忙完这些,明年开了春,挑个好日子去沈家提亲。

沈糯可不知大家伙的心思,她每日忙得够呛。

…………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