忙了一整个下午,便把一百一十三份通知书整理好,然后叫来府里的侍卫,让他们将通知书亲自给学生们送上门。
因为报名的人大部分都是京城的,戌时还没到,侍卫们就都陆续回府复命了。
老王爷和明月在核对书籍,打发了最后一名回来复命的,老王爷问孙女儿:“你真打算去学校亲自授课?”
“瞧您这话说的,我不能当夫子啊”,明月眼睛都没有从书单上移开。
“自然当的”,老王爷对子家孙女儿很有信心,但还是担心,“那学院里都是男学生,爷爷是怕外人嚼舌根子。”
以后的亲事,岂不是要更艰难了?
明月好笑:“爷爷,您不用担心,我还想做高级的纺纱机织布机,到时候女学生肯定好收的。再说了,学校里做饭的浆洗的,可都是女人,怎么会就都是男的了?”
听到这话,老王爷往旁边的椅子上一坐,说道:“丫头,你的心可不小啊。”
明月笑了笑。
五天后,西山学校正式开学,老王爷为了支持自家孩子,雇了好几个杂技班子,又是舞师又是舞龙的,吸引不少人去看。然后不少人听说这所学校既教人认字又教人学手艺,最重要的是每季只交五十文学费,书本、校服、一日三餐就都有了。
这么多好处,让好些人心动,当即给自家孩子报名。
要不是只收十岁以上的,那五六岁的小娃能收好几百个。
明月看到有好些个妇人都在跟招生处的管事说话,什么孩子从小教才学的好,越小脑瓜越好使而且记恩什么的。
管事一头的汗,一边记录符合报名标准之人的信息,一边解释:“上面说了,低于十岁的一律不收。”
“哎?你这孩子有十岁吗?顶多了八岁,后面的来,都别捣乱啊,要不然等你家孩子大了我们也不收。”
明月好笑的摇头,哪儿都有混水摸鱼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