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牧问这个,是因为他对律令一知半解,想多了解律令,好知己知彼。
王主簿没有回答,因为他不想暴露律令的缺陷。
如果律令完美无瑕,秦国早就灭了六国,一统天下了。
“不说?你好像不是文士吧?”文士有一种独特的气质,李牧过目不忘,他见过的文士都有那种类似的气质。
有很多官吏都不是文士,毕竟从官私里毕业就能为官为吏。
是文士的官吏,职位一般都不会低,而且大部分是偏战斗的官职。
李季只是字师,就能当郡守了,主簿这样负责记录起草一些文件、管理档案的官职,不大可能是文士。
不过,字师能当郡守的很少,大部分都是由文者担任。
“不是又如何,即使杀了我,我也什么都不会说的。”王主簿一副视死如归的模样。
“不是文士就好办了。”李牧笑道。
同时,李牧心中也感叹律令的神奇,能让一个普通人堪比文士。
李牧还记得,第一天到官塾的时候,刘设说过,通过他的考核就能向他学习律令。
当时就有许多人猜想,不需要文气就能使用律令?现在看来确实是如此。
从某一方面来说,秦国官吏基本全部都是文士了,这就起码十万之数。
如果秦国肯让普通百姓也掌握律令,那岂不是全国皆文士?
秦国的律令果然恐怖强大,怪不得其他六国派了众多细作,千方百计来打探律令的秘密。
来到王主簿的面前,李牧将布掀开一些,完全露出眼睛:“看着我的眼睛。”
“你想干什么……”在与李牧对视后,本来强硬的王主簿,眼神开始变的迷离,表情被呆滞。
“荆城查出有字士天赋者的记录在那?”李牧没有忘记这次来的主要目的。
“在左边架子,第一排,左往右数第五个书简就是。”王主簿痴痴的说到。
李牧来到王主簿说的架子,拿起那卷书籍看了看,确实是记录荆城有字士天赋者的书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