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场君臣冲突,已然是嘉靖取胜了,打得百官亦是害怕了。
事情到这里,却并没有结束,嘉靖终究不是太祖朱元璋。百官虽然感受到了嘉靖的强势,但却不甘心充当“走狗”,选择由明处转为暗处继续抵制着嘉靖。
君与臣的斗争并没有结束,实质还在继续着。
嘉靖最初以为自己赢了,但很快发现并不是这么一回事。
他渐渐感受到了这躲在暗处的力量,甚至明知道丈量土地能够解决朝廷土地失额,但他却知道自己做不了这种事。
他的权威虽然得到确立,但却已经跟百官离心离德,想要整治这个国家都很难,更加说要对这个国家进行大刀阔斧地改革了。
嘉靖同样不会轻易认输的人,他选择官员的标准不再看品德和能力,全看这个人是否忠心,是否拥护他这一位皇帝。
亦是那时起,嘉靖选择了在大礼仪支持自己的张璁,选择了一帮忠心自己的臣子。至于国家会被变得如何,他亦不再那般关心,反正他已然注定成不了史书上的明君。
嘉靖选择躲开这些明里暗里跟他作对的朝廷百官,选择亲政罢朝,甚至躲到西苑修玄,选择一位最忠心的代言人。
严嵩是南京礼部尚书,且已经年近六十,特别这个人还特别的忠心,从而被嘉靖选择成为新相。纵使百官如何进行攻击,嘉靖仍然一直扶持着严嵩。
整整二十年,百官都被严嵩这头老狗挡着,让百官甚至都已经开始怀念嘉靖了。